楼宇自控助力建筑节能减碳 实现双碳目标
当前,世界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减少建筑能耗,应对日益紧张的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建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领域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2019年全球建筑全过程碳排放量占总量的38%,能源消耗占比35%。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建筑碳排放将逐渐超过工业、交通等领域跃居首位,我国城市化率的提升正在加大建筑行业的降碳压力,建筑行业减碳任重而道远。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例约为1/3,加上全过程的能耗,全社会约一半能耗花在建筑上。再加上一些建筑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等建筑方式,建筑平均寿命比较短等,加剧了能源浪费。《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已经发布实施,但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比例只有约5%。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巨大。
在我国,建筑能源消耗占能源总消耗量的30%左右,其中,总面积不足城镇建筑总面积4%的大型公共建筑,其总能耗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大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为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
建筑碳排放从何而来
探索建筑节能的路径,需要首先了解建筑碳排放从何而来。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具体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及其内部运行等环节,而生产和运行阶段是消耗能源和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阶段。
从具体数据来看,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中,建材生产阶段占最大比例,约为55%,其次是建筑运行的碳排放,约占43%,施工过程仅占2%左右;能耗方面,也主要来自于生产和运行阶段,分别约占50%和46%。
基于上述背景,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对于我国现代化城乡建设而言具有必要性。建筑领域的碳中和需要贯彻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入手,采取节能降碳措施,实现建筑全过程减碳。
实现建筑节能三大路径
01、建材生产:开发新型绿色低碳建材,助力生产过程减碳。建筑领域脱碳的路径之一是建筑材料低碳化,从生产阶段入手,开发更为绿色环保的新型低碳建材,实现技术升级。
02、施工建造:发展绿色低碳建造方式,借力新能源脱碳。在绿色低碳建筑理念的引领下,大力支持和发展具有减碳优势和长期效益的装配式建筑。
03、运营管理:推动建筑向智能化转型,以高效节能形式降碳打造超低能耗建筑。建筑的运营管理层面,建筑楼宇智能化转型是节能提效的重要手段,通过打造自动化的节能系统达到降碳效果。
楼宇自控技术助力建筑节能减碳
可持续发展、低碳节能等理念早已从政策面延展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建筑支撑的楼宇自控产业也不例外,而建筑节能集成平台上的技术支点就是楼宇自控系统。
实现建筑智能化转型,需要借助多种技术,楼宇自控作为建筑能源集中监测平台,是实现建筑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
传统建筑管理方式费时费力,能源利用率低,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将建筑的各个分散设备进行集中监测和管理,可降低机电设备能耗,通过能耗可视化管理、能耗动态化监测从不同角度对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能耗异常,消除能耗漏洞,内置专家AI策略算法,减少能耗损失、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和能源综合管理系统,可为建筑实现节能10%-30%左右,管理人员平均可减少40%,运营成本降低20-30%以上。
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商业建筑的运营和管理成本中,能耗支出占据重要比重,建筑节能改造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楼宇自控技术对建筑内的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技术手段。

建筑节能是一个世界性潮流,我国起步时间晚且相对落后,因此建筑节能研究是我国目前亟待深入研究的前沿应用型课题。推进建筑节能的深入发展对保证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千家智客进行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与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