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宇洪科技——技术“宇林”,

将跟大家分享一下PON系统中神秘的“测距”技术,

那么——

什么是PON测距呢?

这里需要先说明一下PON的结构,从OLT到ONU是一个P2MP的拓扑,其采用WDM(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如GPON系统中下行通道中心波长为1490nm,上行通道中心波长为1310nm。

为了分离同一根光纤上多个用户的来去方向的信号,采用以下两种复用技术:

◆ 下行数据流采用广播技术:下行为广播方式,所有的ONU都能收到相同的数据,但是单个ONU只选择匹配自己LLID(EPON)/ONUID(GPON)的数据

◆ 上行数据流采用TDMA(时分多址)技术:上行链路被分成不同的时隙,根据下行帧的upstream bandwidth map(上行带宽图)字段来给每个ONU分配上行时隙,每个ONU在由OLT设备统一分配的时隙中发送数据帧

由于光链路上ONU离OLT的远近距离不一样,而ONU发送数据的开始时间不一,则可能会导致不同ONU发送上行数据到OLT时产生碰撞。

因而引出了测距技术,通过测距技术OLT可得知各个ONU到OLT之间的物理距离,从而在给各ONU分配时隙时对各个ONU距离的差距进行补偿,以此来避免各个ONU之间的碰撞。

既然如此——

那么,再深入了解一下测距的原理?

测距技术的原理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学过物理的同学肯定知道一个公式,即s(路程)=v(速度)*t(时间),现在OLT与ONU之间是通过什么传输数据的?那就是“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速度是已知的,那只要知道了所用的时间,即可得知ONU与OLT之间的距离了。

在注册过程中,OLT对新加入的ONU启动测距过程,这里就会通过同步时间戳、交互时间戳等方式计算出上面所说的“时间”值了,这个“时间”值,标准中称为RTT (Round Trip Time,往返时间),其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

全光网技术宇林 | PON测距

刚接触RTT的同学,可能看不太懂上图所表达的含义,在此解释一下RTT所得公式:“该报文在OLT与ONU之间来回一次所花费的时间”=“OLT发出一个报文到其收到ONU回复回来的报文所花费的时间”-“该报文在ONU上所花费的时间”,即为上图中黄色部分的时间值。

时间值出来了,那么就可通过s=vt得出onu与olt之间的双倍距离值了,这就是PON系统中神奇的“测距技术”了,同学们你们理解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