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智能安防技术风向吹哪儿?


下一次的技术大爆发,何时?

一切皆可安防。之于产业,鉴于当下,整个社会面临着新一代智能技术变革潮流,智能安防也当属其中。

其带来的,不只是生产关系、生产力的颠覆性变化,还有着更为具体的各类生产工具和生产提效方案的紧密适配。

2023,智能安防技术风向吹哪儿?

01.

2023智能安防技术风向吹哪儿?

技术有风向,这是行业指标,为行业找准靶心、直击靶点,而少了些弯路。当然,也不乏剑走偏锋者的智慧与果敢,也为安防技术舞台,增添与加码精彩。

据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CPS中安网及乾坤公共安全研究院的调查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行业全年产值约为9460亿元,增长幅度为4.9%。

其中工程/项目类产值5510亿元,占比58%,产品类产值2830亿元,占比30%,运维类产值1120亿元,占比12%,相较2021年运维类服务增长达22%,维护在一个较高的增长率。

产值增幅渐缓,必然在技术层较之三年前同样“慢”了下来。其实科技创新就是在快与慢的循环往复中螺旋式前进,对于2023的智能安防,处于另一个理性阶段,在理论突破——应用爆发——技术天花板——科技沉寂,进而酝酿突破的循环往复中有章可循。

为此,突破性和革命性技术在2023很难寻觅,延续性技术的精彩却随处可见。同时,在这份调查统计报告中也可窥见,智能安防这几年已经掀起了技术革命和运营革命。

技术革命的体现在于诸多技术的糅合以达到更加智慧的效果;运营革命则体现在如何让用户享受更好的服务,促进项目使用粘度,催生新平台与运营模式,对于这一切,生态之力尤为重要,一肩挑的岁月,早已不复存在,2023的智能安防技术,也在拥抱变化,聚力共生。

02.

描绘元宇宙下的智能安防锦绣蓝图

曾在去年间,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聚焦元宇宙,提出以下3点建议:由政府主导打造“元宇宙中国”数字经济体,引导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明确牵头和监管部门,整体立项、分期分层推进元宇宙中国、元宇宙城市及其他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项目建设;探索建立虚拟经济规则体系,推动完善数字资产确权、交易、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配套法规,规范虚拟数字经济的运行。

佳都科技就是智能安防垦荒者,这家以总集身份切入安防的科技企业,近五年在软硬一体将项目融入与适配的能力,越发炉火纯青,游刃有余。

2022年年底,佳都科技牵手全球元宇宙龙头Unity开启新蓝图,数字孪生是实现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交互映射的通用技术概念,也是构建产业元宇宙的底层技术。

其中,3D引擎在数字孪生技术中尤为重要,可以实现对城市、车站、工厂、设备等物理实体进行仿真建模,为数据和应用运行搭建虚拟数字空间。

佳都科技更多是集成端的角色扮演,而产品端的智能安防如何发力元宇宙?

视界每当变幻时,总会多些精彩。全新打造的GIS中台,城市时空镜像平台一亮相,便凭实力圈粉无数。应用GIS、时空大数据、AR、VR、AI等技术,城市时空镜像平台在虚拟空间实现了现实城市的映射,为城市、社区、场站、楼宇等不同层次的空间治理应用打造出一个三维数字底盘。

建立身份将是元宇宙的核心原则,各种生物识别技术是确保在虚拟世界中交互人的身份核心,当然,网络安全因素也是关键。从优势上来看,安防市场已经开始利用与元宇宙最终演化相关的技术。

例如,物业部署AR技术,当巡逻警卫经过时可以在屏幕、耳机或智能眼镜上提供门锁状态的信息。

举例来看,三维虚拟仪表盘提供实时信息,将信息叠加到实时场景的视频上,这将给用户界面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任何需要立即关注的东西都可以支配虚拟屏幕。虚拟现实也被用于各种训练场景,包括安全训练。

此外,类似的场景也可能出现,机器人远程操作远距离建筑物上巡逻。安防专业人员可以使用元宇宙工具控制机器人,指导机器人的活动和对情况作出反应,所有这些都具有完整的态势感知能力。

简而言之,推动元宇宙的技术能使更多的工人在家里完成更多的工作。除了节省建造芯片的硬件成本,VR技术还可以节省电力和空间利用。

VR头盔结合3D图形、视频、可定制的仪表盘和其他元素,进一步增强了安防中心运营商的体验。在元宇宙中与其他人进行交互的更强,可以促进安全专业人员之间的协作,并确保更高的效率。如果安防中心的操作员在同一个“虚拟空间”中,他们可以远程协作,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尽管有新瓶装旧酒之嫌,2023,元宇宙与安防,会是怎样的建设图景,值得期待。

03.

被忽视的AI安全、数据安全,“以盾御矛”

之前也提到,这一时代,AIOT、大数据、云技术、元宇宙、AV/VR等新技术不断在科技圈出圈,但任一科技都有两面性,如“双刃剑”。在大刀阔斧重构世界时,一场安全风暴引发新思考。

企业越来越依赖软件来加速开发与创新,但软件安全事件频发,已成为企业开展经营活动面临的重大隐患。

如何保障软件供应链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生态中的各方一起协作努力。市场上各种软件产品层出不穷,需要一个合作机制。

做开源软件安全风险的评估,进行威胁建模与安全设计,做完后再进行工具检测,最后一步形成安全审计流程。只有如此,开源软件从初始代码开始,就相对安全很多。

以己之盾,御彼之矛。在AI大步流星般的建设大潮下,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算法存在不透明、不可解释等局限性,即便是开发者也难以理解其内在的运行逻辑,这就导致系统可能遭受到难以被察觉的恶意攻击。

做更安全可控的人工智能,如果数智时代持续深挖与进化是行业主旋律,但不可忽视的一面是通过数据污染、恶意样本攻击等方式对算法进行深层次攻击已经成为趋势,随着AI技术尤其是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一安全风险的真实威胁开始显现。

除了算法漏洞,“数据驱动”衍生的安全风险还远不于此。海量人脸数据被恶意采集、滥用,导致用户隐私泄漏;泄露的人脸照片在表情驱动算法下生成伪造视频,用于攻破人脸核验系统等......

举一个场景,智慧社区为例,小区大量感知设备暴露在公共场所极易被替换,或者私接其他设备进行入侵;缺乏对设备的控制手段,小区内全网可漫游,设备存在漏洞或弱口令可被利用;小区间横向多网接入,非法访问;数据夹杂病毒、木马;非法用户安全接入;人像特征等敏感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缺乏加密措施,存在被截取或篡改风险;对前端设备运行状态等缺乏有效监控手段;运行资产、设备种类多样,信息孤岛严重,全网无法感知安全态势等。

那解决方案有哪些,可以在小区端部署安全联网设备,为小区前端以摄像机为核心的IOT设备提供安全接入服务功能,实现数据及从小区至上级社会资源汇聚管理平台间的安全传输。

小区端安全联网设备的主要功能包括:安全接入:支持GB/T 28181-2016信令、媒体数据安全透传;支持GA/T 1400 GA/T 1400.X-2017信令、媒体数据安全透传。

将软硬设备自身变为主动防御体,这是智能安防在2023应有的更多思考,在解决用户主动防御需求是,产品自身的安全建设和主动出击。

04.

智能再进化,机器视觉会“声”会“色”

智能安防进程中,作为人工智能最重要分支,机器视觉是千行百业产业智能升级中,最重要抓手,期贡献值也最大。

千行百业智能化组成了复杂的智能安防新视界,而具体的技术、产品与行业需求结合,则形成了智能化的行业解决方案。独木不成林,只有顶级的技术能力与生态能力,将融合而来的行业解决方案相贯通。

2023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越来越细化的应用需求,如何平衡有限研发资源和敏捷交付速度之间的矛盾,并高质量的交付;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方案,能转化为实际产生的可衡量价值,这些除了硬件和产品还取决于软件和算法;释放开放平台的力量,最快汇集社会最佳资源,为用户解决各类问题,这是机器视觉的新时期挑战。不但能看,机器读懂视界,还在语音方面得以加强和融会贯通。

几年前的声光警戒摄像机有过一段市场的预热,其反馈也平常。因为是较为简单的1+1式的功能堆砌。

而2023年该类产品必然进化,技术本身从芯片开始,产品搭载高灵敏芯片级音频技术,纯净远距离拾音。采用双耳式全方位拾音设计,通过高性能拾音器提高摄像机的拾音灵敏度;接着利用双Mic声音超级编码技术对采集的音频进行2次降噪,并达到抗消波、抗风噪的效果。

同时,依托成熟的声音信号处理技术,提升现有视频监控设备对环境异常声音的感知能力。当监控范围内出现异常声音信号时(例如:呼救、碰撞、爆炸、警报、枪声……),智能空气声呐阵列将迅速定位声源,继而指导球机“秒级响应”转动到异常发声的方向进行查看,结合相应的音视频处理技术,自动存储告警时段前后数秒的音视频文件。

不仅拥有智慧的大脑、雪亮的眼睛,同时具备敏锐的耳朵,与人一般,智能安防在自我提升中不断进化,智慧能力也在完善中。甚至未来,看、听、读、写加上判断力,均可由机器视觉完成一整套的自动化流程,达到数据也智能的新高度。

05.

技术为基,巧引凤凰来

生态从横向延伸到纵向深耕

如果说在安防谈及生态,华为是倡导者与实践派,在开放架构与生态建设中,不遗余力。从行业来看,尽管都在生态中,但多年努力,烟囱式的固化结构,依然没变,无非是厂家各自有各自的生态,另一层面上也是一个“烟囱”。

同时,对于头部企业而言,生态的横向“点线面”已经完成,但是纵向的生态粘度与合力还远不够,很多企业生态政策无非就是把之前的经销代理渠道政策换个名头而已。

但行业客户要求场景更多元、数据更融合、智能更普惠,价值更高效,这就是单打独斗不可能完成,即便能完成,交付效果也差强人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建设绝非朝夕之功,其生态反哺后的实惠也是一项长期投资,所以很多企业生态建设半途而废或者挂羊头卖狗肉,有项目就合作,没项目就断层。

生态可大可小,一个闭环式的解决方案,也能产生生态。从这个角度看,AI+云平台+生态,顺理成章,做好技术底座,巧引凤凰来。

在这个闭环中,一方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则提供技术支持;一方平台支持,另一方则提供行业应用支持。由此可见,端边云就是驾驭生态最好的技术筹码。

以云解决方案与服务来看,生态中参与的所有企业都希望平台或服务提供简单性,管理尽可能少的资产,以及尽可能简单的设置。这正是云提供的地方。

借助云托管基础架构,无需本地服务器或软件。用户可以方便地实时查看资产和业务状态,快速接收安全事件和警报,并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完成应急响应。对于安全业务运营商来说,云可以帮助生态伙伴他们远程帮助客户配置设备、修复漏洞、维护和升级安全系统,并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

此外,之前提及的AI安全观中,云原生安全也一样可以在生态中释放技术活力。云原生安全是安全理念从边界防御向纵深防御、从外挂模式向内生安全的转变,实现云基础设施的原生安全,并基于云原生技术提升安全的服务能力。

安全技术与云计算由相对松散走向紧密结合,经过容器化部署、微服务化转型走向无服务器化的技术路线,实现安全服务的原生化、精细化、平台化和智能化。

生态位与生态法则已变,粗放式覆盖不适应2023的智能安防了,如何深挖吃透场景,聚力共生,也是2023拥抱变化时生态玩家另一番思考了。

当然,2023的智能安防新技术不全是延续性技术,也有一些在探路式的全新技术,比如:计算光学成像技术,可突破传统光学成像极限,将带来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应用。

它以具体应用任务为准则,通过多维度获取或编码光场信息(如角度、偏振、相位等),为传感器设计远超人眼的感知新范式。

同时,结合数学和信号处理知识,深度挖掘光场信息,突破传统光学成像极限;又比如:云技术中的软硬融合与端网融合等,促成云资源的灵活管理、调度编排以及实时检测、精准响应、快速溯源。

06.

结束语

放缓后,我们处于科技爆发的另一个前夜,一个崭新的技术创新周期即将来到。2023,智能安防的科技圈,分外妖娆,技术找场景、智能新玩法、价值为导向、生态求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