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测温装置在变压器中的设计与应用:无源技术赋能智能运检
引言:温度监测——变压器安全的生命线
随着国家电力规模的迅猛扩张,大容量、高电压变压器成为电网骨干。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影响供电质量与系统稳定。据统计,热性故障占变压器总故障的63%以上,由绕组过热、铁芯异常发热、接头松动或冷却失效等问题引发。传统定期检测(如红外巡检、停电试验)存在实时性差、效率低、盲区多等痛点;而有源在线测温(如红外摄像头)成本高昂,无源方案如铂电阻(易受干扰)、光纤(易损、价高)、声表面波(距离受限)、感应取电(需最小工作电流)等均存在明显局限。因此,开发无源、无线、高可靠、广适用的在线测温技术,对预警过热隐患、防范重大事故、实现状态检修至关重要。
一、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技术突破:温差发电赋能
本文提出的方案核心在于“温差发电 + 无源传感 + 无线传输” 的协同创新:
1、无源供能创新——塞贝克效应: 装置核心是利用变压器发热点(如套管接线端子、绕组出线头)与环境间的自然温差。通过高性能热电转换材料(如Bi₂Te₃基半导体),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塞贝克效应)。该技术无需外部电源或感应电流,仅凭设备自身温升即可持续发电,彻底克服了感应取电对电流大小的依赖问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源”。
2、无线温度传感: 装置集成微小化的数字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关键点温度。传感电路由温差发电片供能,无内置电池,结构简单,寿命极长。
3、低功耗无线传输: 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通过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如LoRa、NB-IoT、Zigbee)发射。超低功耗设计确保温差供电即可支撑长期稳定运行。信号穿透力强,可直接传输至安装在变压器本体的接收器或附近网关。
二、装置设计与系统实现:稳健高效
1、传感器单元设计:
①结构坚固: 微型化封装(如不锈钢探头),适应高温、高湿、强电磁环境。
②热耦合优化: 测温探头与发电片底部紧密热连接被测点表面,确保感温准确性和热电转换效率。
③核心组件集成: 一体化集成温差发电片、温度传感器(如DS18B20)、微处理器(信号处理)、无线发射模块。
2、安装部署:
①关键点定位: 重点安装在 高压/低压套管接线端头、有载调压开关触头、夹件与铁芯接地处、绕组引线连接点 等传统过热高发区。
②非侵入式安装: 采用可靠机械方式(如专用卡扣、螺栓固定、磁吸)安装于发热点表面,无需破坏原有绝缘结构或布线。
3、数据传输与后台系统:
①网关/采集器汇聚各传感器无线数据。
②通过有线(RS485/以太网)或无线方式(4G/5G)上传至后台系统。
③监控平台功能:
实时显示: 变压器各点温度分布图。
智能告警: 超温预警(如>85°C)、超温跳闸(如>105°C)、温升速率异常报警。
趋势分析: 温度历史曲线、同组比较、负载关联分析。
数据存储: 长时间历史数据可查。
远程接入: 支持PC网页、移动APP访问。
三、核心优势与效益分析
1、本质安全,突破禁区:
免取电:无需感应电流,不受负荷限制,可在空载/轻载下工作,适用全工况。
免布线:彻底消除绝缘破坏风险和高电位引线难题。
长寿命、零维护:无电池设计(温差供电),无老化和更换需求。
2、安装便捷,覆盖关键:
非侵入式安装,施工简单快速,停电窗口短或可带电安装。
可部署于传统传感器难以触及的内部关键点。
3、实时精准,决策支持:
7x24小时连续监测,消除监测盲区。
点式直接测温,精度高(±0.5°C),受环境影响小。
温度趋势数据为状态评估、负载调度、检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降本增效,安全保值:
预防性维修替代故障后抢修:大幅减少意外停电时间和经济损失。
避免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延长变压器健康寿命,提升资产效益。
四、实证应用:河南变电站的成功实践
该无源无线测温系统已在河南某110kV变电站主变上稳定运行超过一年。测温点覆盖高压套管头、低压套管头、有载分接开关共6处关键部位。
1、性能表现: 温差发电模块在负载与环境温差仅10-15°C时即能稳定工作,供电可靠;温度数据实时回传,平台运行稳定,无数据丢失。成功捕捉到一次低压侧B相套管接头因氧化导致的异常温升(高达98°C),触发预警,运维人员及时处理,避免了潜在的烧蚀故障。
2、经济效益: 避免了至少一次非计划停运和可能的事故维修费用(预计节省超20万元)。显著减少了现场红外巡检频次,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3、管理效益: 实现了变压器关键点温度的“透明化”管理,建立了温度数据档案,提升了运维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五、结语
基于无源无线传感与温差发电技术的变压器测温装置,成功攻克了传统测温技术在供电安全、安装便捷、适用广度等方面的瓶颈。其无源化、免布线、长寿命、高安全的特性,使其成为变压器在线温度监测的理想解决方案。河南变电站的实践验证了其在风险精准预警、安全主动防御、运维降本增效方面的卓越价值。随着材料科学与无线通信技术的持续迭代,该技术未来将进一步向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集成(如测温+局放/振动)方向发展,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一环,为构建坚强智能电网提供不可或缺的温度“智慧眼”,筑牢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石。
核心价值总结: 无线测温装置(尤其无源温差供电型)从根本上解决了变压器关键点温度 “测不到、测不深、测不准、取电难、维护烦” 的历史难题,将过热故障由“事后补救”转变为 “事前预警” ,是保障电力核心资产安全、实现设备精益化管理的革命性工具。





支付宝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参与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