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08年8月8日,北京用一场精彩绝伦的开幕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魅力。各国政要、体育健儿、记者、游客从全世界齐集北京,见证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会。为此,奥运会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911事件后,国际上恐怖主义抬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反恐提到关键日程上来,更鉴于奥运会作为一项有世界性影响的体育盛会,也曾历经恐怖主义笼罩的黑暗时刻,因此我国在奥运安防方面投入巨资,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安全防范与应急指挥处理系统。
国家公安部指出我国奥运安防主要防范的重点是国际恐怖主义分子、我国东突分子和极端暴力事件足球流氓3类。组织一次奥运会是一件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场馆建设、奥运村建设、日程安排、开闭幕式、人员组织、交通规划等等,因此针对奥运会的安全防范的工作也是一件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大体可以分为国土安全类和公共安全类,前者包括飞机入港检查、危险品入境防范、国家领空防范、空域电磁防范等;后者主要指相关地域的视频监控防范。本文从公共安全角度向大家介绍一下奥运安全防范与应急指挥处理系统的建设。
作为全人类最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的安防建设不可能由一套系统建成。尤其奥运会的举办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同一个城市,例如北京奥运会的水上比赛在青岛,马术比赛在香港,总计由6个协办城市共同完成。因此安防建设既要体现出各功能模块独立工作的能力,又要具有整体协调、统一指挥、远程调度的处理能力。本文从场馆保障、公共场所保障、火炬传递路线保障、交通保障、海上赛事保障5个方面来介绍。
场馆保障
场馆监控是整个系统的重中之重,运动员、裁判员、观众等人员非常集中,大型体育场馆甚至可以容纳5万人以上。体育场馆监控的主要特点是监控数量比较大,监控范围比较集中。如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就安装有600个监控点。这些监控点要覆盖整个体育场馆,包括比赛馆、观众席、进出通道、休息区以及场馆周界。体育场馆建设的主要需求是图像质量高,能够满足大场景、长纵深的监控,不受天气影响,可满足24小时监控需求,能够方便快捷地查找录像文件,方便索引取证。基于场馆监控的特点和需求,我们设计采用光纤传输加智能矩阵和数字存储相结合的方式。如下图:
系统建设包括监控前端、传输部分和监控中心三个部分。场馆的面积比较大,长宽一般在二三百米以上,监控前端需要采用高倍数快球才能覆盖,而且需要多个点组合监控。安装时还要注意现场灯光问题,一般体育场都会安装比赛用灯光,一般都为大型惰性气体大灯、光照强度大,安装时要注意不能逆光安装,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灯源。对于停车场、进出通道等位置安装红外一体机,满足24小时监控需求。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红外灯可以自动打开可监控50米范围的场景。对于传输部分在场馆建设时就会预留光纤传输线路,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路数的光端机将就近的监控点用光纤传输至指挥中心。光纤的无损传输可以还原出高清晰的视频信号,满足监控需求。在监控中心通过视频分配器分别进入智能矩阵管理系统和NVR数字管理中心。智能矩阵系统可以实现视频监控序列设定,切换至屏幕墙,可以管理处理报警信息,安保人员可以通过键盘方便地管理大型监控系统。其网络控制管理模块还可以实现和上级级联,实现远程管理功能。NVR系统则实现了监控点信息的高清晰录像功能,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查找出某段录像文件。
公共场所保障
公共场所的监控特点是人流量大,监控范围广泛,涉及到广场、街道、景区沿线、站点等地。这些地区也是平时公安重点巡逻的路线。但也因为监控范围太大,警力覆盖密度不足,遇到突发事件后,需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寻求附近相关警力的支援。对这类流动性强的单兵移动监控系统主要采用无线监控系统。如下图: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