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中的重要基础子系统之一,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机场特别是大型机场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在系统设计、选型、实施中相通于普通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本文正值罗森伯格亚太电子有限公司协办并参与《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2008中国机场智能化建设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后,就机场特别是大型航站楼从综合布线系统结构、产品选型等方面,结合罗森伯格HDCS®系统在机场建设项目中的成功应用来谈谈机场暨大型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
1.常规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
在IB智能建筑中,通常我们所说的“5A”智能化弱电系统主要包含CA(通信自动化)、SA(安防自动化)、BA(楼宇设备自动化)、OA(办公自动化)、FA(消防自动化)五大系统。其中CA通信自动化包含了PDS(综合布线系统)、LAN(计算机网络)、PBX(程控交换系统)……等子系统,如图1。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内语音、数据、图象、控制等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承载子系统,是建筑内重要的通信基础平台。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包括前期规划、设计选型、实施运行,对于智能建筑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常规智能建筑中,依照国际、国家及业内的各项标准,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分为6个子系统,即工作区、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设备间/进线间、建筑群子系统(一般单体建筑中不包含建筑群子系统)。系统拓扑结构从设备间、管理间再到工作区,以星型拓扑、模块化为主要结构。如图2。
综合布线的设计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标准化、高性能、多应用、安全稳定、便维护以及可扩展等细节。目前常用综合布线系统产品以三类大对数、超五类、六类铜系统,单模、多模光纤系统为主。硬件包括信息面板插座、水平垂直传输介质、适配器、配线架、跳线等。所有硬件采用组合压接方式,组成一套完整而开放的系统。
2.机场暨大型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
机场暨大型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与普通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相通,但因其建筑本身规模和功能特点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在机场项目综合布线的设计选型中必须做到统一考虑。主要不同体现在以下几点:
A.建筑平面面积大
如同上面提到的,标准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是由设备间子系统(中心机房)布放主干光缆或大对数铜缆至管理间子系统,再由管理间子系统通过设备交换后布放水平铜缆至工作区语音或数据点位(以铜缆为主,也存在光纤点)。而我们知道水平子系统对于铜缆的永久链路极限标称为90米。由于机场建筑本身每层平面面积较大的特点,如果采用传统建筑中每个平面层只设置一个管理区的情况,水平线缆长度必定超过90米长度限定。因此,在机场建筑中,根据实际情况需合理设置多条垂直或主干通道,或者在每层设置多个管理间,以满足水平传输链路在极限范围内的条件。并且由此主干线缆的布放可能并非完全以垂直方式敷设。
B.建筑群各功能建筑多、建筑群间距大
与单体建筑不同,机场建筑是作为建筑群形式存在的大型场所,一个机场中可能包含航站楼、货运楼、运行指挥中心、交通控制中心、信息办公大楼等多种功能建筑以及配套功能建筑,并且各建筑之间相隔间距较远。因此在建筑群子系统中,相互之间的连接主干线缆必须采用长距离线缆,线缆要求长距离中间无多余接续点,并能在长距离上仍能保证高带宽、高传输速率的要求。
C.内部应用系统多
机场对于高带宽、高速率的要求其实并不仅仅考虑在建筑群间距较大的问题,由于机场内部的应用系统众多,如公用电话与内通电话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离港系统、航班信息显示系统、航班信息查询系统、泊位引导系统、行李管理网络、公共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时钟系统等多种功能网络存在于多个功能建筑中(表1),实时高效的数据交换传输显得尤为重要。
多网络 |
多种应用系统 | ||
1 |
核心网 |
AIS集成航班信息管理系统 |
FIDS航班显示系统 |
IP电话系统 |
航班查询系统 | ||
登机桥监控系统 |
泊位引导系统 | ||
其他应用系统 |
| ||
2 |
离港网 |
离港系统 | |
3 |
无线网 |
WLAN应用系统 | |
4 |
行李网 |
行李系统 | |
5 |
安检网 |
交运行李及手提行李安检系统 | |
6 |
POS系统网 |
商业POS系统 | |
7 |
安防网 |
闭路电视监控及出入口控制系统 | |
8 |
广播网 |
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 | |
9 |
办公网 |
机场业务OA系统 | |
10 |
语音网 |
有线通信系统 |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