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当然不能独善其身,中国国内的各个行业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安防行业当然也不例外,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安防企业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内需求放缓,市场增长动力不足
国内安防企业的客户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府客户,主要需求在于一批以平安城市、数字城市、智能交通等为代表的大型公共建设项目。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放慢,市场增长动力不足,为了缓解国内经济的疲软状态,拉动内需,提高就业率,政府将大量资金用于铁路、水利、医疗、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对安防产业的直接拉动力不大。
第二类客户是行业客户,包括工矿企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这些行业多数受金融危机影响十分明显,盈利能力下降,一些企业出现了亏损,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势必要减少开支,对安防产品的采购自然产生两种结果,减少采购量或者压低价格。
第三类客户主要指向民用市场,包括家庭、超市、社区、网吧等,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收入,导致居民消费能力下降,民用市场规模也会随之萎缩。
虽然,近期国内安防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例如平安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各省市地方的交通项目等一些政府工程的启动,带动了产品需求,但是在同一个市场中拥挤了太多的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价格战的展开。价格战的打响导致了这样一种结果,安防企业的产品销量上升,但企业的利润却不升反降。正如深圳的一家小型安防企业老板所讲:“现在卖一台普通监控摄像头的利润被压缩到了10元钱左右。”加之政府政策的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高企的物流成本等,也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另外,贷款难,利率高等问题也成为困扰一些中小企业生存的问题。
金融危机对安防企业的影响
安防产品出口量下降,利润降低
金融危机给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创伤。相关资料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市场利润率总体下降了20%。一些国家经济进入衰退甚至出现负增长,这种现象影响到国内,导致国内的一些安防企业订单开始减少、已签订单取消或者产品价格降低,一些企业库存积压增加,这给那些以做外销为主的安防企业造成了很深的创伤。
国内外安防企业加紧抢夺中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佳能、施耐德等一批外资安防企业纷纷踏入中国内地安防市场,泰科正在将自己的亚洲市场重心移向中国,希望能在中国市场分得更多的蛋糕。此外,面对国内有限的市场份额,一些企业为了生存,纷纷降价,产品降价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利润率变得越来越低,致使这些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像海康、大华也加入降价阵营进一步使中小安防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他们的生存变得更加艰难。现在的中国安防市场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饱和,行业洗牌正在上演,会有一批中小型企业死掉。
危机中的国内安防企业暴露出的问题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国内部分安防企业的一些问题逐步被凸显出来,如资金匮乏,企业经营面临困局,利润持续下降;缺乏核心技术,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为主,附加值不高,缺乏品牌个性,同质化现象严重,恶性竞争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一直困扰国内安防企业发展的命门,问题解决不了,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部分企业注定被淘汰。
金融危机给国内安防企业带来的机遇
危机中的中国安防企业正在面临内忧外患的艰难局面,然而,危机的背后也存在着机遇。危机时期,社会矛盾将被进一步激化,社会将会变得动荡不安,人们对安全的需求,对安全问题的顾虑也会随之增加,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会增加对安防的投入,这也给安防产品出口提供了机会。同时由于本次金融危机给欧美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买家纷纷缩减预算。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选择具备同等性能、且价格更加便宜的安防产品,这对于在技术、产品质量方面具有优势的国内某些安防企业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机会,像海康威视在2011年的出口额突破8亿人民币,增长了46.39%,大华的出口额也突破了5亿,增长了57.78%。金融危机中,危险永远与机遇并存。
目前金融危机起伏不定,世界经济已渐渐显露复苏的种种迹象,但断言世界经济已全面摆脱衰退还为时尚早,危机远没有结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维持低利率,甚至降息,大量增发货币,希望通过这样的措施来增加产能。但由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扩张与社会需求有限之间的矛盾仍在加剧,更大的危机可能还在后面。因此,中国安防企业如何利用好这短暂的复苏期,抓住机遇,获得喘息的机会,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正成为他们的当务之急。身处危机的国内安防企业应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为自身争取生存、发展的机会。我们建议安防企业采取如下措施。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