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据19日央行最新消息,从明年1月1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要开始发行金融IC卡,计划到2015年停发磁条卡,但据中行江苏省分行银行卡部总经理魏銓估计,2015年后将进入两种卡并行使用阶段,完全停止磁条卡的使用还需再过5至10年的时间。卡片形式的不一样意味着受理卡片的POS和ATM都需要进行改造。那么,金融IC卡全面普及,成本该由谁承担?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评论这个话题时表示,金融IC卡的宣传推行需要银行、商家及储户的共同努力,银行是推广IC卡的主要发卡者和受益者,成本应该由银行承担。金融IC卡本身造价不便宜,刷卡机等交易支付的终端设备的配套升级费用也不小。有测算表明我国实现金融IC卡的升级,可以带来千亿元产值的市场发展。“很多制造公司像(北方大唐)都做金融IC卡,金融IC卡的升级会直接带动新兴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银行也要抓住好的机会,从规模的扩大。IC卡发行量越多,成本降得越快,我们现在的IC卡平均成本在20块钱左右,发行量过了10亿以后,成本可能就降1块钱了,成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刘澄说道。
■释疑
1、IC卡能在哪些地方用?
金融IC卡又称为芯片银行卡,是以芯片作为介质的银行卡。从外观上看,银行卡上面带有芯片的就是金融IC卡。由于芯片卡容量大,可以存储密钥、数字证书、指纹等信息,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功能,一卡多用。
此外,由于芯片存储空间较大,银行卡可以实现“一卡多用”。今后的芯片卡里将会存放很多信息,包括社保信息甚至是商场积分,银行卡可进入公交、便利超市、快餐业等小额支付和快速支付领域,可以集现在的公交卡、购物卡、餐饮消费卡等卡片功能于一身。
在目前已有的案例中,宁波市民卡可直接用于公共交通、菜市场;上海,金融IC卡已走进菜场;在成都可以用金融IC卡乘坐地铁;在深圳可直接用金融IC卡缴停车费。在北京地区,最常见的金融IC卡就是牡丹交通卡,不仅具有普通银行卡的功能,还与持卡人的交管局账户绑定。
央行表示,受办理环节改造进度及ATM磁条预判等限制,目前银行发行的卡为双介质卡,即同时有芯片和磁条。
目前,金融IC卡并不是强制更换,各家银行都通过各种方法推广金融IC卡,比如工行新开卡如果选择金融IC卡则可以免开卡手续费和首年年费。
2、为什么要推金融IC卡?
央行为什么要加速推广芯片卡?银行人士介绍,安全是直接原因。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银行卡一般都是磁条卡。磁条卡应用广泛,但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读出和伪造、保密性差,容易被犯罪分子盗取磁条上的资料,导致银行卡被复制、盗刷案件时有发生。
最近“银行卡复制器”在网上公开叫卖,约8000元就可购买一台。卖家称,设备可以通过安装在ATM上或直接偷刷他人银行卡的方式,复制他人卡片信息。
不过,用了金融IC卡可能就没有这个麻烦了。中国银行副行长祝树民介绍,和磁条卡相比,芯片卡能存储加密的机密数据,能防止卡数据被复制并制成假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