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

物联网助力门禁系统联动发展 集成化不可或缺

13年09月29日     中国安防展览网

[导读]从新世纪的2002年开始的数字化潮流,到2005年网络架构,再到2010年厚积薄发的高清风暴,我们清晰地看到,安防大智慧时代即将开启。其中,“门禁一卡通”作为安防系统中的一个专业的细分领域,也经历了构想、研发、生产、销售、使用、服务等多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具有多元化、网络化、智能化多位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

        从新世纪的2002年开始的数字化潮流,到2005年网络架构,再到2010年厚积薄发的高清风暴,我们清晰地看到,安防大智慧时代即将开启。其中,“门禁一卡通”作为安防系统中的一个专业的细分领域,也经历了构想、研发、生产、销售、使用、服务等多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具有多元化、网络化、智能化多位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并逐渐成为安全防范领域不可或缺且持续迅猛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物联网助力门禁系统联动发展
  
  门禁一卡通系统是物联网中一个很小的部分,物联网包含的范围很广,这给门禁一卡通系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以前门禁一卡通系统是独立的系统,相对很封闭,围绕着卡进行开门、考勤、消费、巡更电梯控制、停车场等应用;现在随着自动化的发展,系统需要与火灾报警联动、与CCTV联动、与BA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有效结合,与信息发布系统有效结合等等。
  
  ◇ 与火灾报警联动
  
  一般有三种方式来实现。第一,通过OPC实现火灾软联动;第二,通过门禁一卡通产品中的火灾联动控制器接收火灾信息进行联动;第三,通过脱扣器强行断电来实现火灾联动。
  
  ◇ 与CCTV联动
  
  一般有2种表现方式。第一,门禁一卡通设备或系统本身支持摄像头功能,可对现场进行录像和抓拍;第二,门禁一卡通设备或系统将报警信号传给CCTV系统,让其进行录像和抓拍。
  
  ◇ 与BA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有效结合,互动显示
  
  BA系统一般都会对温度、湿度进行监控,而门禁一卡通设备一般都安装在门旁,使用者很容易看接触和看到,那么将BA的温度和湿度传递给设备的LCD屏上,可方便使用者了解当前情况。与BA系统的结合往往通过楼宇自控协议完成,而市面上比较流行和方便的是Sedona协议标准
  
  ◇ 门禁一卡通系统具备信息发布功能
  
  很多时候信息发布都是独立的系统,如大家见到的分众传媒,将电视机挂在电梯两侧或大楼大厅中,播放广告信息。而门禁一卡通系统也可以做到信息发布的一些功能,比如在读卡器的LCD屏上显示当天天气情况,欢迎词等信息。目前市面上有些设备采用触摸屏,当公司有些投票需要员工参与时,我们可利用一卡通设备的功能,让参与者在设备上刷卡,然后在触摸屏上选择要投票的信息,实现一卡通系统的功能延伸。
  
  集成化多用于大型门禁
  
  随着安防系统数字网络化发展的加快,网络化产品范围不断扩大,门禁系统也从传统的RS485总线传输方式,稳步向TCP/IP网络方向深入。RS485通讯方式在节点数量、传输距离、通讯速率等方面的局限制约了它的应用,尤其是大型门禁系统的应用。而基于TCP/IP网络通讯方式的门禁系统,具有无节点限制,覆盖范围广,通讯速度快干扰小等优势,全面领先于RS485总线方式,理所当然会获得众多用户特别是大型门禁系统用户的青睐。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市场上有些采用外置式或内置式网络转换器的门禁系统,其实是使用了RS485转TCP/IP的中间设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门禁。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门禁,其门禁控制器一般采用32位ARM7/9的微处理器来实现。
  
  采用全TCP/IP方式的门禁系统,可充分利用已建的网络资源,新布线工程量少,可跨区域使用而不受距离限制,信息传输和存储量能大幅度提升。但如果项目本来无网络,专门架设网络反而增加了前期投入成本,目前还主要应用100门以上的大型系统。
  
  技术发展的另一方面,是门禁系统和其他安防体统的整合,主要是整合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周界探测系统、消防报警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这种组合提供了有效的结构以增强各系统的互相补充。例如,一旦有了触发警报的事件,就会发信号给视频监控系统以便提供事件现场的实时录像,同时联动门禁系统封锁相应的门禁通道。
  
  此外,门禁与一卡通系统的融合将更加紧密,范围会越来越广,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除了包含门禁、考勤、证件、巡更、就餐、消费、健身、医疗、停车场、图书资料、会议签到、访客管理、电梯控制管理、办公设备管理、会所娱乐、三表及物业交费等,还与其它智能化系统进行必要的集成和联动,如防盗报警、闭路监控、消防报警,甚至是楼宇自控系统等等。此外,系统还将与ERP等系统做数据接口,如考勤与薪资、人事管理等交互数据,互为依据。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何桐先

相关推荐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