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留住人才无非这几样东西:薪酬、环境、平台、环境、领导。人才问题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完全解决。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规范人才流动机制、提高人才薪酬待遇等都是积极的措施。
房地产业旺季素有“金九银十”之称,招聘应聘旺季亦有“金三银四”之名。后者的“美名”实际关乎春节,春节可谓职场的一个时间转折点,尤其春节后,员工忙跳槽希望另觅佳巢,企业则忙挽留忙另觅良才,“金三银四”就这么一派“忙得不亦乐乎”的景象!不过,尽管如此,仍然不少企业苦叹招不足人甚至招不到人,用工缺口大,“人才荒”来袭。年年岁岁花相似,照明行业人才“旱情严重”,缘归何处?
倒闭跑路潮后遗症留有阴影
在照明行业,马年伊始,不少上市公司高管“马上辞职”。据权威媒体统计,春节假期后第一周时间,A股共有32家公司的36位高管辞职,平均每个工作日有7位高管辞职。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其他企业高层及基层人员的流失,似乎带来了行业的“春寒料峭”。
年初辞职潮多半与业绩不佳有关。实际上,LED照明被预言今年是“爆发期”,目前来说前景应该是无可限量的。但是回观去年,去年对整个照明灯饰行业来说是动荡的一年,行业方兴未艾,业内竞争混乱,行业规范不成熟,导致行业洗牌、企业破产倒闭、老板跑路现象层出不穷,就拿古镇来说就发生了雄记老板跑路等恶性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对企业经销商、供应商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普通员工来说,这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顾虑。
同行高薪挖角致后门失火
确实,LED产业开始了迅速发展,经过近几年的政策扶持与政府补贴,大量热钱涌入LED行业,又进一步加速了LED产业的发展。面对这块“大蛋糕”,企业能分多少便直接指向对高新产业人才的需求。不过,高新产业人才的难求也让企业头痛,尤其是LED芯片技术开发人才这一“香饽饽”,让不少LED照明名牌企业求贤若渴。从节约成本角度来看,而且面对行业增长过快的现状,企业根本来不及培养人才,于是便撒大钱请猎头公司搜罗人才、出更高薪资挖同行墙脚,花一笔钱坐拥经验丰富的人才,比花少点钱培养“一张白纸”显得更为“划算”。于是,高薪挖角成为了目前照明行业吸纳贤能最常用的手段,互挖墙脚也成了照明行业屡见不鲜的“圈”。
page
不过,互挖墙脚就形成了恶性回路。比方说一家LED企业,企业内的营销总监、销售经理、技术工程师纷纷跳槽,或自立门户、自己做起了企业老板,或被其他企业高薪挖走。由于人才频繁流失,该企业的经营状况一度遭受影响。面对这样的窘境,该企业又不得不用高薪从其他企业挖掘人才。
当然,同行高薪挖角,这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整个照明行业的发展趋势向上,企业也在朝着国际化的路线发展壮大,人才亦然。员工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当头开始思考自身的发展规划与公司给予的平台高度,在各方权衡利弊之后,选择更高平台更高薪酬,这也不足为奇。
人心得失看人“薪”
之所以员工会接受更高平台更高薪酬的诱惑,除了恶性竞争的原因以外,问题当然是出现在流失人才的企业身上。薪酬待遇跟不上导致人才缺失,是众多离职人员谈论最多的原因之一。
薪酬待遇是员工工作最直接的目标,是人心去留的决定性因素。加之,当前社会物价上涨和生活水平提高,企业若不提高薪酬,若不为员工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就很难留住老员工的心,也很难吸引新血液的加入。
***曾经说过一句话:“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诚然,在公司所有资源来说,“人才”是一笔举足轻重的可遇不可求的财富,人心的得失最直接的还是看人“薪”。有些合理的必要的额外的人力成本的支出,若企业“舍不得孩子”,人才流走了,对企业发展莫不是一种可惜,更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正常运作。业内分析人士也曾说,只要企业经营跟营销做的是对的事情,只要人力资源的士气与凝聚力还在,大环境一旦逆转企业获利仍然可期;但如果企业团队的士气瓦解了,人心散了,即便LED获利趋势浮现,企业也可能不再具备进入市场的能力,其后不论是重新组建或激励团队,企业所付出的成本跟代价也是倍增的。诚然,稳定的人员及人资管理系统才是企业生存下来并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
总而言之,留住人才无非这几样东西:薪酬、环境、平台、环境、领导。人才问题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完全解决。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规范人才流动机制、提高人才薪酬待遇等都是积极的措施。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