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

楼宇对讲从单一到多元化 实现多系统联动

14年09月24日     中国安防展览网

[导读]目前国内楼宇对讲市场主要还是国产品牌的天下,就市场份额来说,国内品牌至少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比起监控行业,这个数字是让人兴奋和自豪的,这也是中国楼宇对讲厂商共同努力的结果。

  2001年,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办公室提出一个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住宅小区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和IC卡),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这仅仅是一个现阶段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随着新技术、新成果的产生和应用以及我国人民住宅状况的发展变化,智能化小区的内涵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小区智能化建设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日新月异。随着Internet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小区都已实现了宽带接入,信息高速公路已铺设到小区并进入家庭。智能小区系统采用TCP/IP技术的条件已经具备。智能小区系统的运行基础正由小区现场总线向Internet转变,由分散式管理,到集中管理转变。从以下楼宇对讲系统发展阶段阐述可以看出:数字对讲是楼宇对讲的必然趋势!

  1、第一代楼宇对讲【单一对讲(4n型)】

  最早的楼宇对讲产品功能单一,只有单元对讲功能,自本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已开始有(4n型)单户可视对讲和单元型对产品面世。系统中仅采用的发码、解码电路或RS-485进行小区域单个建筑物内的通讯,无法实现整个小区内大面积组网。这种分散控制的系统,互不兼容,各自为政,不利于小区的统一管理,系统功能相对较为单一。当时,市场容量较小,对讲产品在广东地区有个别厂家生产,用户集中在广东。可视对讲产品主要有韩国、台湾品牌,以一对一为主,在上海广东有销售。国内市场年需求量不足十万户。

  1993-1997年是国内市场第一个发展期,广东地区出现了数家专业生产厂家,如深圳白兰、宝石等,这些厂家产品开始规模生产,技术也不断进步,单元楼宇型对讲及可视对讲用户呈现持续增长势头,集中在房地产市场启动较早的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

  2、第二代楼宇对讲【单一可视对讲(总线型)】

  随着国内人们的需求逐步提升,原来没有联网和不可视的要求已经不能满足,于是进入联网阶段。90年代初的产品以台湾品牌占据较多,如肯瑞奇等。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1998年以后,组网成为智能化建筑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小区的控制网络技术,广泛地采用单片机技术的现场总线技术。如CAN、BACNET、LONWORKS和国内AJB-BUS、WE-BUS以及一些利用RS-485技术实现的总线等等。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把小区内各种分散的系统互联组网、统一管理、协调运行,从而构成一个相对较大的区域系统。现场总线技术在小区中的应用,使对讲系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楼宇对讲产品进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大型社区联网及综合性智能楼宇对讲设备开始涌现。2000年以后各省会城市楼宇对讲产品的需求量发展迅速,相应生产厂家也快速增加,形成了珠三角与长三角区两个主要厂家集群地;珠三角以广东、福建两地为主,主要厂家有广东安居宝、深圳视得安、福建冠林、厦门真振威等;长三角以上海、江苏两地为主,主要厂家有弗曼科斯(上海)、杭州MOX、江苏恒博楼宇等。

  国内品牌雄踞楼宇对讲市场主流地位

  据统计,目前国内楼宇对讲厂商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福建、长三角等几个地区。

  珠三角包括深圳、广州、佛山、珠海等地,约占了全国楼宇对讲市场60%的份额,其中深圳就约占据了35%的份额,主要厂家包括安居宝、视得安罗格朗、慧锐通、太川、进祯、柔乐等。

  福建地区借助其地理位置以及发展时间早等优势,楼宇对讲产业发展得也比较齐全,约占了全国楼宇对讲20%左右的份额,包括了冠林、立林、振威、佳乐等多个知名厂家。

  此外,长三角包括上海、浙江在内的多个地区也是国内楼宇对讲供应商集中的重要区域。目前许多国外楼宇对讲厂家群聚上海,如罗格朗、Honeywell、悉雅特、弗曼科斯、爱峰、特思等。不过该地区主要以国外品牌居多,国产品牌分量较轻,上海、浙江分别占据了全国5%的份额。

  近年,国外厂商在中国大陆纷纷建厂,实现本土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极大地缩短了物流和服务距离。尽管他们的产品在价位上仍普遍高于国内厂商,但产品的性价比和综合竞争能力大大增强,对国内厂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目前国内楼宇对讲市场主要还是国产品牌的天下,就市场份额来说,国内品牌至少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比起监控行业,这个数字是让人兴奋和自豪的,这也是中国楼宇对讲厂商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这并不是说中国楼宇对讲厂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目前中国楼宇对讲市场上,进口品牌主要有:法国罗格朗、美国Honeywell、澳大利亚悉雅特(MOX)、西班牙弗曼科斯(FERMAX)、德国BOSCH、韩国三星及commax、日本爱峰、意大利欧蒙特、德国特思(TCS)等。同时,市场上也充斥着一些狐假虎威的假洋品牌。一些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楼宇对讲厂商,由于一开始不了解中国的市场特点,曾经走过一些弯路,有些甚至被挤出了市场。中国用户与国外用户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正因为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差异性,国外厂商进入中国市场,或中国厂商进入国外市场,都不能沿用在本国的老思路生产和研发产品,而只能适应当地的市场需求。中国厂商生产的具有大型联网功能的产品,到了国外可能派不上用场;而国外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会水土不服而呛水,因而必须根据本地的市场需求特点开发产品。

  多系统集成日趋成熟

  由于用户应用需求的多样性和安防要求的持续增加,楼宇对讲技术也呈现出多元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楼宇对讲系统不再单纯地局限于呼叫对讲功能,更需要适应市场需求进行革新,增加新的功能。因此,整合门禁、识别、报警等功能的楼宇对讲系统将成为楼宇对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在楼宇对讲系统中,很多安防、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与之结合起来,比较常见的安防及弱电子系统有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消防联动、楼宇自控电梯控制等,都可以与楼宇对讲系统整合起来,实现联动。

  例如,楼宇对讲系统与楼宇自控进行联动,可控制开启或关闭大楼的照明、空调等设备;楼宇对讲系统可联动电梯升降到指定的楼层;楼宇对讲系统可与报警系统联动起来,当某区域报警时,楼宇对讲系统可把控制权授予到报警系统中,将报警区域的通道门自动关闭,为追捕罪犯提供方便;楼宇对讲系统还可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当发生火警时,由消防系统命令门禁控制的门开启或者关闭,为人员逃生和隔绝烟尘创造条件。

  智能楼宇的房地产开发商也愈来愈倾向将安全防范产业的电视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系统、楼宇对讲、智能停车场等建立在一个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以适应工程的智能一体化设计、综合布线和施工的要求,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工程的复杂性。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何桐先

相关推荐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