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近1.5亿辆,而停车收费的静态市场空间将达到约5000亿元。市场的巨大诱人,令停车应用平台对接汽车后市场的服务提供商们——安防企业,纷纷“出招”,展开市场角逐。
国内停车场停车技术的不断推进,让停车场建设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在很多购物中心、高档小区、大型综合娱乐场所、机场、校园、大型医院等场所都已引进智能停车场系统,这些场所的停车已告别过去停车难、难停车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快捷的停车服务。
据行业最新数据统计,智慧停车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别。如果按车主一年花费3000 元在停车服务上来测算,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近1.5亿辆,而停车收费的静态市场空间将达到约5000亿元。市场的巨大诱人,令停车应用平台对接汽车后市场的服务提供商们——安防企业,纷纷“出招”,展开市场角逐。
停车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近几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如何让汽车更顺畅地行驶在路上、更合理高效地停放在停车场,国家相关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今年8月11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的停车设施。而且在这一系列国家政策提出后,不变的规律是:引起资本市场的精心运作、角逐。
根据近期国内各城市停车场建设的情况,我们得到这些消息:北京为最大限度简化停车流程,方便市民停车,首批100个停车场、近3万个停车位已经介入支付宝智能停车服务,近期将覆盖500个停车场、近10万个停车位;上海为解决“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政府明文规定,明年上半年之前完成市里所有停车场库的智慧升级改造工作;宁波推智慧交通建设,去年在市中心停车场已建21个停车诱导系统的基础之上,今年再增14个智能停车场……
各地兴起智慧停车场建设热潮,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各安防企业纷纷“抢食”,竞争激烈。科拓凭借业界的领先的技术优势,与万达广场强强联手,为万达打造近40家智慧停车场。安居宝与北京43个停车场进行签约,其中1个停车场已施工完毕。ETCP与上海众多停车场项目进行合作,升级智慧停车。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企业进行竞争,在此不再列举。
众多企业加入停车缴费变革潮流,令角逐升温
关于智慧停车场建设,我们继续关注。近日,支付宝官方宣布,北京市内首批100个停车场、近3万个停车位已接入支付宝智能停车服务。而且除了北京之外,支付宝在上海、成都、重庆、武汉、佛山、东莞、惠州、西安、南京、深圳等10个城市均有上线智能停车服务, 均采用扫码支付停车费的方式,帮助车主告别现金找零,最大限度简化停车流程,方便车主停车。
无独有偶,今年8月8日,微信发起“无现金日”,鼓励用户全面使用移动支付替代现金交易。毫无疑问,支付宝、微信支付正快速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在支付宝、微信在为智能停车服务的大动作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众多停车场企业与之合作,迎接市场挑战,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停车体验这件“大事”。
众所周知,作为安防行业巨头,海康威视在安防众多领域都有涉及。值得庆贺的是,公司近日又发布了停车场管理系统,此系统告别了以往只支持岗亭缴费这种单一模式。不但支持中央收费模式,让用户在消费完后再在消费中心进行停车费用支付,使车子进出无忧;同时也支持支付宝扫码和微信扫码缴费,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早在去年北京安博会期间,科拓与时俱进,贴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率先研发出手机应用服务,推出基于微信、支付宝服务号的“科拓停车管家”平台,引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停车新潮流。
与此同时,车安也是与支付宝合作,在国内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杭州银泰城商场推行“智能停车”缴费,从而使购物中心避免了排队缴费、停车不畅的问题。
此外,瑞立德也对外推出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停车场微信支付收费系统。并且除了腾讯微信外,他们也与羊城通、闪付、银联等多家互联网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场所的使用需求,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
基于上面几家企业推出的全新缴费方式,我们知道,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其实差别不大,都是扫码支付即可,二者也都能使停车缴费变得简单快捷。
在智能停车时代,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就如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强强联手,将彻底改变停车难的局面,也会成为企业竞争巨大市场份额的制胜法宝。
结语
以前,停车作为一种传统的高频现金交易,因只能现金往来,支付困难,而成为停车场建设发展的一大壁垒。如今有了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停车这件事变得更快捷,不再闹心,也把我们带入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充满未来感的生活时代。由此,大量停车场由传统走向智慧,面临巨大的变革机遇。
依前面所谈,我们可知安防企业正以积极态度迎接市场变革机遇。这些企业的创新,形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异化竞争,也让停车市场角逐呈不断升温状态。谁能最先抓住市场机遇,谁就能分得市场“一杯羹”。最后究竟“鹿死谁手”,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