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

麻辣点评:2017上半年安防圈的情况怎样?

17年07月04日     千家网

[导读]2017年人脸识别异常红火,然各家安防企业基于各种原因,主动推送的新闻不多,但在各大电视台、新闻媒体频频曝光人脸识别落地案例之后,安防企业则抢的不亦乐乎……

  一张人脸上新闻,一群企业蹭热度

  2017年人脸识别异常红火,然各家安防企业基于各种原因,主动推送的新闻不多,但在各大电视台、新闻媒体频频曝光人脸识别落地案例之后,安防企业则抢的不亦乐乎:“这是我们的,友商的的产品只是上镜了而已….虽然电视镜头是友商的LOGO,但是,这个项目真是我们公司的产品……”群众一脸懵圈。但不管如何,说明人脸识别落地案例越来越多,而且从2B到2C,领域覆盖越来越大。

  小编,我是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织里分局的民警,海康的人脸识别设备在我们分局上线已快3个月了,目前已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2名,破获案件30余起,全国逃犯2名,找回失踪人员2人!织里是个镇,没有地铁,所以大部分还是装在人员密集的街道的!@匿名网友

  关注企业:旷视科技(Face++)、依图科技、商汤、海康、大华、宇视

  泰科安防落幕,江森自控开场

  5月,泰科官微宣布,泰科安防设备(TYCO Security Product)将逐步过渡为江森自控,并逐步以江森自控旗下安防产品为业务类别。从去年1月两家合并的消息开始,到如今基本尘埃落定,泰科安防时代算是告一段落。未来的泰科安防业务,由江森来Control。

  实话实话,泰科安防在中国做的并不是很好,一直都是,但是泰科安防在中国的影响力不小,或许是2005年左右的强大阵容,或许是因为AD矩阵的客户基础,或者是因为ADT在北美的商业模式成功以至模仿者众多。但是当看到上图泰科LOGO上的大红×,多少还是有些伤感和难过!@匿名网友

  华为云视频监控业务,理想很丰满

  华为携“视频云”业务又来进军安防监控领域了。华为的卖点是:华为提供的是IaaS基础设施,底层硬件平台按云的方式架构,软硬件解耦,硬件扩容、软件升级,分而治之,为各位“监控厂商”提供开放的接口,但不触碰“监控厂商”们的利益,并为“公安及交通等行业”用户们提供了更好的管理手段(全开放、全共享、统一管理)。华为自认与云厂商比,更懂客户业务。

  华为的理想很丰满,而且视频监控领域一直的顽疾确实就是华为所讲:兼容性差、共享率低。华为要建的是视频监控“大生态”,华为高举高打,但是我们认为还是没戏。监控领域的设备多、平台多、用户部门多,建设跨度大,不是你想整合就能整合的。如今的安防行业,海大宇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形态、用户覆盖,已经形成了既有“生态”,华为视频云目前是PPT生态,落地难度超乎想象。 @匿名网友

  外企加速衰落,Arecont花落谁家?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外企:

  GE安防并入UTC之后逐渐没了声音;三星安防并入韩华后,市场知名度降低;OV并入AV,可惜行业进入深度智能时代;派尔高并入施耐德,蓝绿切换没啥起色;佳能买了AXIS和Milestone,品牌独立,后续成绩不错,算是成功的案例;NICE出售了Security部门,市场不见声响;Mobotix出售65%股权给柯尼卡达。

  结论,视频监控单品难撑,完整解决方案才是王道。高清之王Arecont何去何从?Arecont曾经有比较经典的宣传语:“谁都不是全能全善的,但是某些人可以在某些方面做得最好。”在AXIS一统IPC时代,Arecont是高清IPC的代名词,其产品非常有特点。

       在ArecontVision之后,陆续有MobotiX及AV等主打高清的厂商出现,MobotiX的特点是独立前端/高清/智能,后被收购,而AV则走上了综合解决方案道路。显然,安防的系统性决定了单打独斗某一环节必然很吃力,AXIS/Arecont/Mobo及Milestone的归宿及独立VMS厂商生存艰难是很好的证明。

  所以,Arecont这种偏硬件、偏前端的单一产品商被收购应该不是遥远的事情,而在VMS领域有优势的公司可以与之形成互补,发挥协同效应,花落谁家即将揭晓,谜底就在谜面上!

  阿里的iDST值得安防企业关注

  除了谷歌、微软,国内的BAT也都积极投入人工智能中,人工智能不是小产品,而是下一代的大引擎,并且将会应用到各行各业。安防监控是人工智能的桥头堡,各AI公司必然都投入重火。谷歌从Mobile First转向AI First,百度的口号是ALL IN AI。显然,搜索公司携海量数据(尤其是图片及视频)、超强计算资源(服务器集群),势必很快在图像领域打开人工智能的尴尬局面。阿里的IDST虽然刚刚浮出水面,显示其发力CV的决心。

  AI 依赖的是智能分析算法、大数据、深度学习模型。海康,大华等传统的厂家的优势是硬件产品;智能分析算法还在模仿,重视投入产出阶段,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研发;视频数据更不用说了,掌握在政府手里,不是随便AI的,所以传统安防厂家在AI领域想取得成绩很难。谷歌,阿里,百度这种有海量用户群体的互联网公司最有可能在AI拔得头筹,因为有海量用户群形成大数据、足够的资金无限地投入算法和模型、硬件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外购或收购较低的成本获取到。@匿名网友

  海康大华不断创新高,宇视小尴尬

  海康3000亿,大华660亿,宇视37亿?37亿,实际上是未上市公司宇视科技的股份转换价值,这样的数字与上市公司海康及大华市值相比,没有可比性,也不公平。37亿的一级市场价值,如果按照目前安防行业的景气指数、与其他企业网力、大华等公司的比较、并考虑宇视在行业的地位、营收、研发实力,那么对标到二级市场,估值200亿没有问题,所以No.3不尴尬。

  如果按营收,宇视2016年净收入20.6亿,同比增长30.7%,位居全球视频监控市场排名第7位(根据IHS2016年的数据统计),中国视频监控市场第3位(IHS),但是No.3的宇视距离海康的300亿和大华的100多亿营收,实际上有点尴尬。互联网领域有BAT,目前的Baidu因市值悬殊而尴尬,而安防行业的HDU,宇视在营收上有些尴尬。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行业对No.3颇有争议的原因。柳传志的大鸡理论很适合宇视:你真的只有把自己锻炼成火鸡那么大,小鸡才肯承认你比他大。

  行业未来玩家不会很多,三五家足矣!

  看看行业对跟随在HDU后面的“小鸡”如何看?

  一个上市的系统集成商,一会无人机、一会机器人、一会AI,什么热炒什么,落地差。融资很厉害,路子很深,但业绩不行,全是做出来的,所以不会太长久,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总之,XXXX就是虚胖。@匿名网友

  从2012年至2015年上半年期间内,累计投入约9.2亿元用于研发,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呈现出增长,但是业绩却呈现出下滑。没有业绩的研发都是虚的。既然高投入不代表高产出,是否应该考虑将研发费用用在刀刃才是王道。XXXX在高研发投入下也享受到了高科技企业带来的优惠,公司每年软件产品的增值税退税就为公司带来了很多的营业外收入,2016年XXXX取得了软件产品即征即退增值税 6000万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 36.37%。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匿名网友

  XXXX的星光有没有人承认,感觉一直在自编自导自演,始终对XXXX的超星光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宣传中的样片造假明显。另外,这家公司十分热衷于自我宣传和参与ZZ,一天到晚上焦点访谈XX电视台,不知道有什么意思。建议把XXXX绿改成中国红。@匿名网友

来源:安天下

作者:xichazi'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何嘉琳

相关推荐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

千家智客APP

千家智客app

千家智客客户端 千家智客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智能行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