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7年因为人工智能,安防备受关注。原本申报3万人却来了13万人的安博会,充分展现了AI安防的魔力。
2017年因为人工智能,安防备受关注。原本申报3万人却来了13万人的安博会,充分展现了AI安防的魔力。这一年,人工智能四小龙在完成高额融资后,将安防视为营收战略发力点。这一年,安防巨大前景犹如蜜罐一样,吸引大量资本和顶级人才轮番进驻。这一年,人工智能技术冲击着安防传统商业模式和技术模式。这一年,AI安防市场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2018年在产品和技术的两端,CV初创企业和传统安防企业将会如何碰撞?是补齐短板,融合发展,还是争锋相对,决一雌雄?
就力量对比来看,CV初创企业和传统安防企业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明面上,传统安防企业凭借行业占有率挑起智能安防“大梁”。但实际上,双方各有千秋,东风难以压倒西风。行业专家认为,传统安防企业短板在于AI算法和人才,CV初创企业不足在于行业积累和渠道。决胜的关键在于双方谁能最先克服不足,掌握人工智能三要素,让智能硬件、算法、大数据落地产品应用。对此也有行业专家呼吁双方携手共进,共绘蓝图。值得注意的是,双赢局面建立的前提是双方有合作的默契和底气,双方能遵守契约精神,否则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鸡飞蛋打一场空。
目前,CV初创企业和传统安防企业双方都在AI安防领域加大投入,在智能安防赛道上疾驰狂飙。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条赛道上还存在着林林总总的挑战,一不小心就会棋差一招,满盘皆输。这条通往锦绣前程的道路上,存在着大量泡沫和雷区。2018年,安防将将进入去芜存菁、大浪淘沙的阶段,一大批AI项目会因没有商用价值、资金链断裂而被淘汰,单纯讲人工智能故事的企业将被驱逐出局。业内人士认为,缺少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应用场景的安防企业将会越来越难以生存,行业可能将迎来大变动。
不管是CV初创企业还是传统安防企业,都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撇去泡沫,祛除伪人工智能概念,放下忽悠和投机,寻找产品落地和应用场景。当AI泡沫被挤破后,安防将会进一步净化和提升,留下来的企业将会更好地助推行业发展。对于那些能在博弈中不断胜出的公司来说,这无疑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根据《财经》报道,当前所有的AI安防产品,产值不到20亿,只有1%的安防设备应用了AI技术。可以想象AI安防还有巨大潜力待挖掘。行业有泡沫,但人工智能不是泡沫。人工智能不会是流行一时的商业模式,它具有旺盛顽强的生命力,可能代表着一个伟大的未来时代。任何创新和变革都是无止境的,在新思维、新技术、新业态的推动下,2018年人工智能在中国将有更深刻长远的发展。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