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楼宇自控系统也逐渐地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这个时候就会涉及到一个概念——楼宇自控系统的主流通讯协议。何为楼宇自控系统的主流通讯协议?又有哪些主流通讯协议呢?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楼宇自控系统也逐渐地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这个时候就会涉及到一个概念——楼宇自控系统的主流通讯协议。何为楼宇自控系统的主流通讯协议?又有哪些主流通讯协议呢?
随着信息技术及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楼宇自动化也正向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迈进。大系统集成的基础就是通信网络,其技术核心体现系统集成及相关通信协议上。
确保信息正常传送,必须有关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和信息内容等方面有一组约定或规则,这组约定或规则就是网络协议。简单说,网络协议好像各设备间通信时使用语言。
各家通信协议标准和性能差异,存着系统间通信兼容和互换性问题,需要一个统一开放式标准来实现各家产品相互兼容和交换。这样做好处是所有厂家仪表、系统都可进行互相通信,使各制造商产品不受专有协议限制,给用户使用带来极大方便。
主要优点有:减少布线、安装等费用;节省操作与维修费用;数字传递精度高;增强系统灵活性和升级方便性。目前国际上网络标准和协议发展很快,均处于不断变化中。
目前,大多数局域网、主干网与Internet互连技术已成熟并到了广泛应用。楼宇系统设备众多,控制网络五花八门,各厂家提供楼宇设备和控制系统,其通信协议不同,造成不同厂商设备之间没有很好的互操作性,且影响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安全。
长期以来,用户一直希望打破楼宇控制厂家垄断局面,迫切盼望采用标准通信协议。人们已经看到,一个不具备开放性、不能实现互操作系统会给系统运行维护、升级改造带来极大不便。这种形式下,LonWorks和BACnet、以及KNX等标准协议应运而生并已形成目前较为主流的通讯协议。
1、LonWorks
LonWorks是1993年推出,它具有统一性、开放性和互操作性。LonWorks现场总线网络简称为LON网络,其核心为Neuron芯片,它既能管理通信,又具有输入、输出功能,芯片内部含有三个CPU,分别管理网络、介质访问和应用。
LonWorks神经元网络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楼宇自动化系统中一种现场总线技术,其*特点是挂接LON总线上备控制节点都有装配有神经元控制芯片,而每只芯片内已固化有标准网络通信协议,这就使接入LON总线各类设备可互通信,可实现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它短时间内到了自动控制领域广泛关注和普遍接受,楼宇自动控制领域更成为实际上标准。
可以说LonWorks技术*应用领域就是楼宇自动化方面,它包括建筑物监控系统所有领域,即人口控制、电梯和能源管理、消防、救生、供暖通风、测量、保安等。
建筑业中,LonWorks协议中介质访问控制层,即第七层协议中*、二层已经被(ASHRAE)接纳为建筑自动化控制网络(BACnet)标准,同时也被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制定有关标准所采纳。
2、BACnet
BACnet是ADataCommunicationProtocolforBuildingAutomationandControlNetwork的简称,1987年,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协会组织(ASHARE)的标准项目委员会调集了全球20多位业内著名专家,经过8年半时间,在1995年6月,ASHARE正式通过全球首个楼宇自控行业通讯标准--BACnet,标准编号为ANSI/ASHAREStandard135-1995,同年12月成为美国国家标准,并且还得到欧盟委员会的承认,成为欧盟标准草案。
3、KNX
上世纪90年代初,欧洲的三大住宅和楼宇控制总线协议EIB、BatiBus和EHS在各自探索市场及标准化之路,虽然他们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各有斩获,但是前景仍然难以预测。
后来,这三家组织决定联合起来开发智能家居和楼宇市场,他们于1995年成立了Konnex协会,并在2002年春推出了KNX标准。KNX(Konnex的缩写)是被正式批准的住宅和楼宇控制领域的开放式国际标准。
该标准以EIB为基础,兼顾了BatiBus和EHSA的物理层规范,并吸收了BatiBus和EHSA中配置模式等优点,*终提供了家庭、楼宇自动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关于楼宇自控系统的主流通讯协议相关介绍,今日小编就先为大家讲到这里,当然了,目前国际上网络标准和协议发展很快,正处于不断变化当中,楼宇系统设备众多,控制网络也五花八门。故此,人们已经看到,一个不具备开放性、不能实现互操作系统会给系统运行维护、升级改造带来极大不便。
(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千家智客进行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率先发布于楼宇自控网:https://bas.qianjia.com/html/2019-04/08_332370.html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