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 znjzdqcmjg 原标题:揭秘火神山医院电气设计
2月4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接收首批患者。中信设计团队作为设计总控,以5小时出方案、24小时出设计图、60小时交付全部施工图的迅疾速度,用智慧与心血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连线采访了奋战一线的几位电气设计师,听听火神山医院电气设计那些事儿。
对话嘉宾
李蔚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电气总工程师
陈车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机电二院副总工程师
蔡雄飞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机电二院副总工程师
Q1:根据之前项目提供的信息获知,图纸经过2次重大修改,请问这两处重大修改,主要出于什么考量?电气专业在2次修改时是否遇到一些新问题?设计中主要参考了哪些标准、规范?


Q2、本病房按类别规划成不同区域,整体电力是如何规划的?每个区域是否都设置了独立的变电所?进行了怎样的电气安全及电力系统保护?供电稳定性如何保障?柴油发电机在现场是怎么布置的,供油怎么处理?


Q3、本次设计采用集装箱模块化设计,与普通医院建筑在管线铺设、插座布置、接地方面有何区别?
一是,本项目各医疗区供电电源都是从设于建筑周边的箱式变电站及箱式柴油电站引来,电源进线都需要经过室外预埋进入建筑物,而结构基础形式是整板基础,在连夜交叉作业、定位困难的情况下,要把强电18处、弱电6处进线准确预埋进整板基础中。
二是,本项目室内在公共走道上的主干线路还是沿电缆桥架敷设,但支线没办法暗埋,为加快施工进度,都是穿阻燃塑料线槽沿顶板或墙面明敷。
三是,为保证设备后期控制、维护人员的安全,本项目绝大部分配电箱(柜)、控制箱(柜)都是安装在对清洁区或室外开门的配电间内,只有末端病房配电箱明装在缓冲区的墙面上;本项目除病房医疗带上插座外,其他插座也都是明敷在墙面上。


Q4、前期设计图纸未见智能化部分,如今较小汤山时期智能化及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此方面有何先进的设计及便利的设备?比如网络监控、隔离识别等方面。


Q5、不同于以往项目,本次设计面临严峻的疫情,设计团队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自我防护方面有哪些措施?防护物资是否充足?团队的健康状况现在如何?有什么令您颇受感动或者感触较深的事情发生?
在1月23日召集机电二院同志加入战斗时,士气非常高涨,设计之初为提高效率,我们采用了团队集中作战。除夕夜我们通宵加班,没有时间观看春节晚会哪怕一个节目;新年钟声响起,我们也交出了能够指导现场施工的初版设计文件。然而在大年初一,我们的主要电气设计人胡鹏在两天通宵作业后出现了发热和头晕症状(后诊断为B型流感),设计团队也第一次出现了战斗减员。
而后,总院有其它同事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医学角度来看,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着与病毒携带者接触的风险,而且都没有脱离14天隔离期,大家的心理压力非常大,也有人打起了退堂鼓。总院立即调整了工作方式,将集中办公改为分散办公并提倡远程办公,加强防疫消毒,加强办公环境通风,避免集中就餐,为院内工作的设计人员安排酒店单间住宿,减少回家隔离对家人的风险。我们很严肃地对大家公开了面临的情况和风险,在机电二院的基础上,补充了总院所有机电部门的资源和技术力量,以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
1月26日,我们通过3天3夜的作战,拿出了第一版正式图纸,保证了项目的落地实施。而后,在卫健委专家对图纸意见的基础上,我们也快速拿出了第二版图纸。在这时,机电二院暖通副总工程师李军也出现了高烧情况不得不退出火线。在与军方交流图纸意见并提出第三版成果时,承担机电专业现场服务及资料报送的高级工程师冯涛也病倒了。就是这样,我们顶住了病魔的威胁和内心的恐惧,前仆后继,不断充实调整和轮换设计力量,保证不掉链子不脱节,机电团队从最初的20多人到最终项目参加人数达到50人,坚持不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质量地完成了设计任务。

Q6、最后,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面对全国及海外侨胞众志成城的战“疫”及援助,可否从一个武汉人以及战“役”一线人的角度,说几句话作为本次采访的结尾。
《在此、此刻》(诗一)
大江大湖在此,琴台黄鹤在此。
绿荫江滩在此,你我家园在此!
华夏阴霾此刻,天地忧伤此刻。
中信设计此刻,含泪奉献此刻。
——李蔚于2020.1.30

受访嘉宾简介
李蔚:武汉火神山医院项目电气及智能化专业设计指导、技术把关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电气总工程师,中信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智慧城市发展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湖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中信设计学院兼职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建筑电气行业百位突出贡献人物,中国建筑学会“杰出工程师”,“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副会长,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建筑电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电气分会理事长等。
获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设计全国一等奖5次、全国二等奖7次、全国三等奖10次。获国家铁路局“十大优质创新铁路站房”奖、湖北省及武汉市优秀工程设计等奖项60余次,担任第七届世界军运会主场馆、神农架机场航站楼、武汉国博国际会议中心等大批项目电气总设计师。主编、参编及主审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12部;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
陈车:武汉火神山医院项目中担任电气专业负责人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机电二院副总工程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理事、双高组委员,中国建筑电气行业百名杰出青年,建筑电气行业百位突出贡献人物。
从事建筑电气专业技术工作20多年,作为电气专业负责人和主要设计人,主持完成了30多个大型项目的电气设计工作,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其他省市级优秀工程设计等奖项近20多次。参编地方标准2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共1项,有1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
蔡雄飞:武汉火神山医院项目中担任智能化专业负责人、电气及智能化专业主要设计人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机电二院副总工程师、教师级高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杰青组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双高组委员。
从事建筑电气设计行业24年,主持完成近百项大中型民用建筑电气及智能化设计工作,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他省、市级优秀设计奖项21项,参与了武汉火神山医院、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一期)、武汉市第五医院西院、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援莫桑比克国家体育场等项目。参编2项地方标准,在国家核心专业学术刊物等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省、市级优秀论文奖5项。
写在最后:致敬战“疫”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
武汉火神山医院项目设计团队名单
项目总负责:金志宏、吴凌
项目总协调:林琨
设计总负责:汤群
设计总协调:万丽丽、熊光、范旭东
建筑:熊汉武、田怡、周晨、刘畅、徐敏、陈鹏飞、车俊朋、申健、孙继中、彭晓婷、刘奕奕、杨天润、罗淞
结构:温四清、温永坚、周晖、孙磊、周一凡、黄钟霈、杨涛、符锴
给排水:李传志、张帆、万芳、陈宇、刘斌、张忠林、喻阳光、周俊吉、刘俊林、李魏武、朱伟明、田欢、王海越、黄卫
暖通:雷建平、陈焰华、李军、胡磊、张再鹏、徐付民、曾永攀、董剑、张从丽、王疆、印传军、夏旭辉、郑玉涛、潘际淼
电气:陈车、李蔚、蔡雄飞、王路、冯涛、喻辉、孙雁波、胡鹏、张万较、程昊远、金其龙、刘闵、刘子毅、房新华、赵凌、李光曦、刘斐
现场:邢沛霖、邓慕琰、彭宁、胡庆、陈晓、倪可乐、李运佐、胡萌、袁海、吴雨施
造价:高自力、钟逸青、仇璐
服务保障:房俊辉、余为恒、周武、夏彪、夏超、黄一钦、徐明灿、高强、姚光侠、陈雪峰、张福生、刘洋、黄跃江
设计支持:高安亭、刘琛、刘小珷
参与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