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T(HighwayAddressableRemoteTransducer),一般指HART协议。是由美国ROSEMOUNT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于现场智能仪表和控制室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那,HART协议有什么作用呢?可从小编整理的HART协议重点知识了解~

一、HART协议简介
HART,可寻址远程传感器高速通道的开放通信协议,是美国ROSEMOUNT公司于1985年推出的一种用于现场智能仪表和控制室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HART装置提供具有相对低的带宽,适度响应时间的通信,经过10多年的发展,HART技术在国外已经十分成熟,并已成为全球智能仪表的工业标准。
HART协议采用基于Bell202标准的FSK频移键控信号,在低频的4-20mA模拟信号上叠加幅度为0.5mA的音频数字信号进行双向数字通讯,数据传输率为1.2kbps。由于FSK信号的平均值为0,不影响传送给控制系统模拟信号的大小,保证了与现有模拟系统的兼容性。在HART协议通信中主要的变量和控制信息由4-20mA传送,在需要的情况下,另外的测量、过程参数、设备组态、校准、诊断信息通过HART协议访问。
HART通信采用的是半双工的通信方式,其特点是在现有模拟信号传输线上实现数字信号通信,属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转变过程中过渡性产品,因而在当前的过渡时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了较快发展。HART规定了一系列命令,按命令方式工作。它有三类命令,第一类称为通用命令,这是所有设备都理解、都执行的命令;第二类称为一般行为命令,所提供的功能可以在许多现场设备(尽管不是全部)中实现,这类命令包括最常用的的现场设备的功能库;第三类称为特殊设备命令,以便于工作在某些设备中实现特殊功能,这类命令既可以在基金会中开放使用,又可以为开发此命令的公司所独有。在一个现场设备中通常可发现同时存在这三类命令。
HART采用统一的设备描述语言DDL。现场设备开发商采用这种标准语言来描述设备特性,由HART基金会负责登记管理这些设备描述并把它们编为设备描述字典,主设备运用DDL技术来理解这些设备的特性参数而不必为这些设备开发专用接口。但由于这种模拟数字混合信号制,导致难以开发出一种能满足各公司要求的通信接口芯片。HART能利用总线供电,可满足本质安全防爆要求,并可组成由手持编程器与管理系统主机作为主设备的双主设备系统。
二、HART协议模型
HART协议于80年代后期开发,并于90年代初移交到HART基金会。从那时起,它已经更新了好几次。每一次的协议更新都确保更新向后兼容以前的版本。HART协议当前的版本是7.3版。“7”表示主修订号码,而“3”表示次修订号码。
HART协议实现了开放系统互连(OSI)7层协议模型的第1、2、3、4和7层:
协议物理层
以贝尔202标准为基础,采用频移键控(FSK),以1200bps的速率通信。代表0和1位值的信号频率分别为2200和1200Hz。该低电平信号叠加在4到20mA的模拟测量信号之上,而不会对模拟信号造成任何干扰。
数据链路层
定义了一项主从协议-在正常使用下,现场设备只在收到信号时才作回答。可以有两个主设备,例如,控制系统作为第一主设备,而手持HART通信器作为第二主设备。时序规则定义每个主设备可以开始通信事务的时间。单个多点线缆对可以连接多达15个或更多的从设备。
网络层
提供路由、端到端安全及传输服务。它管理与通信设备之间端到端通信的“会话”。
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确保通信成功地从一个设备到另一个设备传播。传输层可以被用来确保端到端通信的成功。
应用层
定义了协议所支持的命令、响应、数据类型和状态报告。在应用层,协议的公共命令分为四大类:
通用命令-提供在所有现场设备都必须实现的功能
常用命令-提供很多设备所共有的功能,但并不是所有的现场设备都具有的功能
设备特定命令-提供某特定现场设备所特有的功能,由设备制造商所指定
设备系列命令-为特定测量类型的仪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功能,允许无需使用设备特定指令便能进行完全的通用性访问。
三、工作方式
“HART”是高速可寻址远程传感器的缩写。HART协议利用贝尔202频移键控(FSK)标准,将低电平的数字通信信号叠加在4-20mA之上。
1.频移键控(FSK)
这项技术实现了双向现场通信,并使得同智能现场仪表传输比一般过程变量更多的信息成为可能。HART协议以1200bps的速率通信,而不影响4-20mA信号,并允许一个主机应用程序(主设备),从智能现场设备每秒获取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数字更新。由于数字FSK信号是相位连续的,因而不会对4-20mA信号造成干扰。
HART技术是个主/从协议,这意味着,只有当主设备发出信号时,智能现场(从)设备才会发送信号。HART协议可在多种模式下使用,如点到点或者多点模式,在智能现场仪表和中央控制或监测系统之间传输信息。
HART通信发生在两个具有HART功能的设备之间,通常是智能现场设备和控制或监测系统之间。通信使用标准的仪器级电缆,并且使用标准的接线和终端处理方式。
HART协议提供两个同步通信通道:4-20mA模拟信号和一个数字信号。4-20mA信号利用4-20mA的电流回路–它是最快和最可靠的业界标准,来传输主要的测量值(在现场仪表的情况下)。另外,HART利用叠加在模拟信号之上的数字信号,来传输其它的设备信息。
数字信号中包含了来自设备的信息,包括设备状态、诊断、额外的测量或计算值等。这两个通信通道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易于使用和配置的低成本、高度可靠的、完整的现场通信解决方案。
2.两个通信通道
HART协议最多可有两个主设备(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这使得可以利用第二主设备,例如手持通信器,而不会对第一主设备,如控制/监测系统的通信造成干扰。
3.第一和第二主方
HART协议允许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所有数字通信,可采用点到点或多点模式的网络配置:
还有一个可选的“猝发”通信模式,其中单个从设备可连续广播标准的HART回复信息。这一可选的“猝发”通信模式有可能采用更高的更新速率,并且使用通常只限于点到点的配置。
综上便是关于HART协议重点知识科普的内容,若想了解更多资讯,敬请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千家智客进行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方案,方案难?
上 方快3 ,三步搞定!
方快3 ——智能化方案共享平台!
参与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