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验收
在现代的信息技术环境中,高性能网络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而综合布线作为构建企业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对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和数据传输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确保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按照设计和规划的要求进行安装和配置,进行综合布线系统验收是至关重要的步骤。本文将介绍综合布线系统验收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帮助您确保您的综合布线系统满足高性能网络的需求。
一、验收前的准备
在进行综合布线系统验收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验收过程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准备工作:
01 验收标准的明确定义
在验收前,需要明确定义验收标准,包括性能、质量和安装等方面的要求。这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例如TIA/EIA-568-C系列、ISO/IEC 11801、GB/T 50312工程验收规范等来进行。
02 验收计划的编制
制定验收计划,明确验收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法等信息,并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验收计划得以顺利执行。
03 验收人员的培训
确保验收人员具有足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熟悉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要求,以便能够准确评估系统的性能和质量。
04 验收工具和设备的准备
准备必要的验收工具和设备,例如光纤测试仪、电缆测试仪、网络分析仪等,以便进行系统的各项测试和检查。
二、验收的主要步骤
验收的主要步骤一般而言,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01 外观检查
首先对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机柜、面板、接口等部分,确保其安装位置、固定方式、标识等符合相应的设计和规划要求。同时,还需要检查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明显的物理损伤,GB/T 50312工程验收规范第4.0.3条中第一条对铜缆的检验要求有以下规定:缆线识别标记包括缆线标志和标签缆线标志:在缆线的护套上以不大于 1m 的间隔印有生产厂厂名或代号,缆线型号及生产年份。以m的间距印有以“m”为单位的长度标志。标签:应在每根成品缆线所附的标签或在产品的包装外给出下列信息:制造厂名及商标、缆线型号、长度(m)毛重(kg)出厂编号、制造日期。如下图所示可以清晰的看清楚线缆的制造厂名及商标、缆线型号、线缆类型、生产标准、制造日期、长度等信息。
02 检查线缆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规范
GB/T 50312工程验收规范第6.1.1条中第七条对线缆的弯曲半径有以下规定:
(1)非屏蔽和屏蔽 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
(2)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10 倍;
(3)2芯或4芯水平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5mm;其他芯数的水平光缆、主干光缆和室外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
(4)G.657、G.652 用户光缆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图表的规定。

03 连接性测试
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连接性进行测试,包括网线、光纤等连接部分的测试。使用合适的测试工具和设备,对连接部分进行测试,确保其连接稳定,如下图所示使用通断仪对跳线或者网线进行通断测试可以判断出跳线或者网线没有断线、错线、反向连接等问题。

04 传输性能测试
对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带宽、信噪比、损耗等参数的测试。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例如:铜缆fluke测试仪,ODTR等,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确保其能够满足设计和规划中的性能要求。
注意
在使用铜缆fluke测试网线性能时要采用永久链路标准进行测试,在GB/T 50312工程验收规范第8.0.2条中第一条对铜缆的验收测试要求有以下规定:永久链路测试是布线系统工程质量验证的必要手段。在工程中不能以信道测试取代永久链路的测试。GB/T 50312工程验收规范第8.0.2条中第二条对铜缆的验收测试要求有以下规定:信道测试时,由于跳线更换导致每次测得的参数不一致,因此测试的结果不宜作为永久保存的验收文本。实际上永久链路测试和跳线测试合格了,信道测试一定会合格。另外,信道验收测试应在工程完工后及时实施,否则经常会因信道的组成缺失器件而无法完成测试工作。所以,永久链路测试应作为首选的认证测试方式,其次选择信道方式。
GB/T 50312工程验收规范第4.0.3条中第四条对铜缆的检验要求有以下规定:电气性能抽验可使用现场电缆测试仪按照布线链路的等级对电缆长度、插入损耗、近端串音等技术指标进行测试。首先应从本批量电缆配盘中任意抽取三盘进行电缆总长度的核准,需在电缆一端按标准终接连接器件,利用仪表的单端测长功能进行总长度核准。另外从本批量电缆中任意三盘中各截出 90m 长度,加上工程中所选用的连接器件,按永久链路测试模型进行抽样测试对工程设备缆线和跳线可按5%比例进行抽样测试。
永久链路测试(Permanent Link Test)一般是指从配线架上的跳线插座算起,到工作区墙面板插座位置,对这段链路进行的物理性能测试,永久链路测试模型如下图:


特别提醒
在工程验收时会经常出现以下情况使得测试不通过:
(1)线缆预留长度不够时,使用强电的连接方式对网线进行对接,如下图所示:

图1 不规范的施工


图2 测试失败原因 图3 不通过数据
当线缆预留长度不够,使用强电的连接方式对网线进行对接时,线缆内部绞距会遭到破坏如图1,线缆测试出来的会显示线缆在中段有不规范连接,如图2;测试结果会显示电阻、串音等数值无法满足标准要求,线缆在使用时也会发现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如图3。
(2)线缆与模块等配件的连接不规范,如下图所示:

图4不规范的施工


图5 测试失败原因 图6 不通过数据
当线缆与模块等配件的连接不规范,如图4,线缆内部绞距会遭到破坏,这时线缆测试出来的会显示线缆终端或者起始段接口有问题,如图5;测试结果会显示回波、串音等数值无法满足标准要求,线缆在使用时也会发现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如图6。
04 文档和报告的审核
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相关文档和验收报告进行审核,包括系统的设计文档、安装文档、测试报告等。确保这些文档完整、准确,并且符合验收标准和规范要求。
三、验收后的处理
在完成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处理工作,以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01 缺陷修复
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了综合布线系统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需要及时修复和处理,确保系统的性能和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02 验收报告和文档归档
将完成的验收报告和相关文档进行归档,作为后续维护和管理的依据。验收报告应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结果、测试数据、问题和缺陷的记录等详细信息。
03 系统的正式交付
在综合布线系统验收合格后,将系统正式交付给客户或使用方,包括交付验收报告、文档和相关的软件、硬件等。
04 培训和知识转移
在综合布线系统交付后,需要进行相关培训和知识转移,确保客户或使用方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综合布线系统。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系统的基本操作、故障排除、维护和管理等。
05 后续维护和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在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包括监控系统的性能、处理故障、更新配置等,以确保系统持续稳定运行。
06 验收问题的解决
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存在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及时跟进并解决,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在验收后能够达到设计和规划中的要求。
07 验收总结和反馈
对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包括验收的经验教训、问题和解决方案、优点和不足等,以便在未来的项目中进行改进和提升。
总结
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是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设计和规划要求的重要环节。通过严格的验收过程,可以确保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供可靠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在验收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工具和设备,对连接性、传输性能、安全性、配置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测试。同时,还需要及时处理发现的缺陷和问题,进行培训和知识转移,确保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持续稳定运行并得到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参与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