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5个月,OpenAI的"资本突围战"从野心勃勃到一地鸡毛。5月5日,这家靠ChatGPT爆火的AI公司宣布放弃转型公益企业(PBC),被迫维持非营利母公司控制——这意味着马斯克对"背离初心"的反击大获全胜,也撕开了AI巨头在理想与资本间挣扎的真实一面。
2015年,马斯克带着"AI不被垄断"的理想联合创立OpenAI,非营利架构曾是它对抗商业侵蚀的盾牌。但当ChatGPT引爆全球,3000亿估值让资本红了眼:微软砸下130亿,软银牵头400亿融资,却被非营利机制卡住——原有的100倍回报上限和利润限制,成了投资者套现的绊脚石。
2024年底,OpenAI抛出激进计划:转型PBC,允许资本无上限获利,只留"造福人类"的空头支票。这触碰了马斯克的逆鳞:"他们背叛了让AI成为公共利益的初心!"他不仅亲自下场诉讼,还拉来加州、特拉华州监管机构施压,指控OpenAI"拿人类未来换钱"。

监管大棒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若坚持转型,OpenAI可能面临"违反非营利组织法"的刑事调查,天价罚款足以让公司元气大伤。董事会主席泰勒无奈宣布:"非营利母体必须保留。"
现在的OpenAI像戴着镣铐跳舞:取消投资者回报上限只是权宜之计,非营利母体仍要求利润优先投入研发,无法像纯商业公司那样分红;核心团队已有中层因转型分歧离职,若融资再受挫,技术领先地位恐难保。
正如业内锐评:"他们想在公益与资本间走钢丝,却摔进了中间地带。"这场"搞钱"计划的折戟,或许标志着AI黄金时代的转折——当技术乌托邦撞上资本法则,再牛的巨头也得为初心与利益的博弈买单!
参与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