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现代建筑原则:设计师的必备指南


在20世纪初,一场深刻的建筑思维变革兴起,它就是现代建筑。这场变革并非仅仅是风格的转变,而是一次对建筑本质的重新审视与定义。它摒弃了以往华丽繁复的装饰,不再将建筑视作单纯的视觉艺术品,而是强调其功能性、实用性以及与使用者的紧密联系。现代建筑以简洁、创新的姿态,重新诠释了建筑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为建筑设计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八大现代建筑原则:设计师的必备指南

原则一:形式服从功能

“形式服从功能”是现代建筑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其由路易斯·沙利文于19世纪末提出,这一理念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现代建筑设计的道路。它主张建筑的形状和设计应主要基于其预期用途,从平面图到立面,每个元素都源于其用途,而非单纯追求外在的美观。现代建筑师在设计之初,会围绕功能规划空间,而不是先确定一个形式,再强行将功能融入其中。

遵循这一原则的住宅设计,会根据日常活动来布置房间,厨房靠近餐厅,方便食物的传递与用餐;起居区朝向采光良好的方向,让自然光线充盈整个空间,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工厂或办公室的设计则更加注重布局的简洁性与效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流程。其美学魅力并非来自华丽的装饰,而是源于逻辑清晰、功能契合的设计。

形式追随功能的实际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空间规划上,依据用途进行合理布局,例如医院的手术室、病房、检查室等功能区域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也更加顺畅。建筑外观通常反映内部功能,像机场航站楼的建筑形态,其宽敞的候机大厅、长长的廊桥等元素,直观地展现了其作为交通枢纽的功能需求。任何装饰都是由有用的元素有机地发展而来的,结构支撑或通风口可能会暴露在外并排列整齐,在发挥实际用途的同时,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视觉趣味。

原则二:重视空间而非体量

现代建筑将建筑视为空间的体积,而非厚重的体块。与传统建筑依赖于厚重的墙体和造型不同,现代主义者将建筑视为由纤细的元素界定出的轻盈开放空间的组合。这种设计理念赋予了现代建筑一种轻盈开放的感觉,仿佛它们是相互交错的体块,而非坚实的块体。

建筑技术的进步为这种设计理念提供了有力支撑。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等新技术的应用,使承重墙被骨架框架取代,墙体变成了非结构性的“幕墙”,可以用玻璃打开或拆除。因此,现代建筑通常看起来视觉上轻盈,例如,顶层可以通过细柱向外悬挑,形成漂浮的体量,大窗户则横跨立面,让建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以体积为中心的设计特点显著。开放、流动的内部空间是现代建筑的一大特色,更少的结构墙意味着房间可以相互合并,从而提供宽敞、连续的空间。薄平面也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特征,屋顶和地板是薄平面,通常向外延伸,强调悬停的体积感。大面积玻璃的运用更是打破了传统的体积感,宽大的窗户、玻璃墙或开放式庭院让自然光线充分进入室内,同时也让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突出了充满光线的体积。

原则三:极简装饰

极简装饰是现代建筑的一大特点,它几乎不使用任何装饰。现代主义建筑师认为,建筑的形式和材料应该独立存在,无需过多的装饰来彰显其美感。因此,现代建筑倾向于简洁的线条和朴素的表面,其美感源于比例和材料,而非额外的细节。

在实践中,立面保持简洁的几何造型,没有早期风格中繁复的檐口或线脚,只有朴素的表面以及结构或窗户元素的图案。这种简洁的外观赋予了现代建筑一种隽永、简洁的美感,并强调其功能性。

极简装饰带来的结果是干净、朴素的外观,墙壁光滑、朴素,没有华丽的装饰或历史细节。建筑的视觉趣味来自其基本形状和开口的节奏,而不是应用艺术。简洁的室内空间也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特征,室内的设备和家具均保持精简,天花板、地板和墙壁延续了简约的美感,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极简环境。

原则四:材料的真实性

现代建筑崇尚材料的诚实,真实地使用建筑材料,并赞美其自然的外观。现代主义者不会掩饰材料或隐藏结构元素,而是让钢材、混凝土、玻璃和木材展现其真实的特质。例如,如果一个结构是混凝土,现代设计可能会将其暴露出来,而不是用石膏覆盖以模仿石材。其理念是,每种材料都有其与生俱来的美感,而真实性赋予建筑完整性。

这种方法往往能使设计的结构和材料清晰可见。梁柱可以清晰可见,而不是隐藏在假墙后,从而展现建筑的形态。砖墙或混凝土墙可以不涂漆,使其纹理成为美学的一部分。大量使用玻璃来开阔视野,避免被厚重的框架或装饰遮挡。现代建筑对材料的运用非常坦诚,营造出一种真实感,让人们所看到的正是建筑的材质和建造过程。

物质诚实的例子比比皆是。裸露的混凝土和砖块,结构表面保持其自然状态,混凝土墙可能会显示其模板的图案,而砖砌体则以其真实的颜色和纹理可见。框架清晰可见,钢结构或木质结构元素清晰可见,设计可以清晰地展现柱梁网格,营造富有节奏感的视觉效果。天然饰面也是现代建筑的一大特色,木材等材料通常不涂漆或进行厚重抛光,而是经过少量处理,使其纹理和色调清晰可见。金属通常以原样使用,防锈但不加任何遮盖。

原则五:开放式平面图

现代建筑以开放式平面布局彻底革新了室内空间。现代设计摒弃了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许多小型封闭房间,而是尽量减少室内墙体,从而打造出更大、用途更广的空间。这得益于结构上的进步,钢或混凝土框架结构意味着墙体不再需要承受建筑的重量,因此可以灵活地省略或放置。最终呈现出流畅的室内空间,各种功能,如起居、用餐、工作等,共享开放区域,而非被严格划分。

开放式布局拥有诸多优势。由于屏障更少,它们能够让更多自然光线穿透,促进空气流通。空间还能随着时间推移适应不同的需求,例如,开放式办公楼层可以随着团队的变动而重新配置,而住宅中的开放式起居区既可以用于聚会,也可以用于安静的家庭时光。这种布局通过让人们身处一个互联的空间来促进社交互动。对于设计师而言,掌握开放式设计意味着通过家具布置、层高变化或使用部分隔断而非整面墙来划分区域,并确保开放空间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开放式平面图的好处显而易见。更大的灵活性让空间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并且可以轻松重新配置。更多的光线和流动性,由于墙壁减少,日光可以照射到室内更远的地方,活动更加自由,即使是较小的建筑物也能感受到通风、宽敞的感觉。社会联系方面,在家里,开放式厨房/起居区可以让家庭成员彼此保持联系;在办公室,开放式设计鼓励沟通和团队合作,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安静区域以集中注意力。

原则六:与自然融合

现代建筑力求与自然紧密融合。现代主义者不再将建筑视为孤立的个体,而是致力于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视野,并将户外景色引入室内。这一原则既是对19世纪建筑阴暗封闭空间的反抗,也是对早期有机建筑运动的呼应。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有机建筑”理念就体现了这种理念,其建筑——建在瀑布之上的流水别墅,仿佛融入了周围环境。总体而言,现代设计模糊了内外之间的界限。

在实践中,与自然的融合体现在多个方面。大面积的玻璃窗,以提供视野和阳光,将自然风光和日光引入室内空间深处。室内外生活,露台、中庭和屋顶花园等元素将可用的室外空间纳入设计中,让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大自然。场地敏感设计,建筑朝向以最佳日照和通风为目标,通常使用当地材料如石材、木材等,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原则七: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现代建筑背后的驱动力之一是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积极运用。现代主义者拥抱结构钢、钢筋混凝土和批量生产玻璃等创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设计建筑。早期现代主义作品利用这些材料,打造出摩天大楼、大跨度屋顶和透明玻璃幕墙,打破了过去的种种限制。当时的理念是,建筑应该反映“机器时代”——高效、前瞻性,并且不受旧有束缚的束缚。

对于设计师来说,这一原则关乎创新。现代建筑师率先在设计中引入预制构件、新型结构体系(壳体、悬臂、索结构),并将新型建筑服务(电力照明、电梯、空调)融入其中。他们勇于尝试各种建筑技术和形式。秉承同样的精神,当今的建筑师延续这一传统,运用尖端工具和材料——从计算机建模、可持续技术到3D打印组件。其精髓始终未变:利用最新技术改进建筑的建造方式和性能,使建筑更加大胆、高效,并更符合当代需求。

建筑中的现代技术体现在多个方面。结构创新,现代主义引入了钢框架结构、薄混凝土壳和长跨度桁架,从而实现了新的建筑高度和形式(如摩天大楼和大型开放式大厅)。新材料的运用,建筑师开始使用平板玻璃、铬钢甚至早期塑料等工业材料,并将它们明显地融入到设计中,例如全玻璃幕墙。工业方法的采用,为了提高效率和精度,建筑部件的预制和标准化变得很普遍,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采用模块化建造和异地制造。

原则八:结构表达

许多现代建筑将结构本身视为富有表现力的设计特征。现代建筑不再将梁、柱和其他支撑结构隐藏在饰面之后,而是将它们展现出来,并作为建筑视觉特征的一部分进行凸显。这一原则旨在颂扬工程——建筑的形态与外观浑然一体。

在实践中,表达结构可能意味着在立面或室内保留可见的钢或混凝土框架,使其成为建筑特色。一个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例子是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它将颜色编码的结构骨架和机械系统置于外部。即使是更简单的建筑,也可能将屋顶桁架暴露在大厅中,或在玻璃立面上使用可见的交叉支撑。

最终呈现出结构清晰的美感,观察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筑的支撑方式。对于设计师而言,这种方法意味着将形式和结构整合规划,使梁和支撑形成一种有意为之的图案。如果设计得当,结构元素本身就能提供节奏感和趣味性,无需任何装饰。

结构表达的影响显著。外露框架,柱子、横梁和支架都暴露在外,形成定义立面或室内天花板的网格或图案。结构作为装饰,建筑物的形状通常直接反映结构需求,拱门或支撑元素不是隐藏的,而是成为一个决定性的视觉特征。设计完整性,通过清晰地展现支撑系统,建筑展现出一种诚实和完整的感觉,结构本身也成为了装饰,证明了功能部件也可以是美丽的。

总结

现代建筑从根本上改变了建筑的设计方式,其指导原则至今仍影响着建筑师。上述八项现代建筑原则,强调功能、诚实、简洁、创新以及与环境的和谐。掌握这些概念有助于创作兼具实用性和灵感的设计。即使新的风格和技术不断涌现,现代主义的核心理念仍然是建筑师工具包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运用这些原则,设计师可以设计出既符合当代需求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