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即将启幕。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十五五”(2026—2030年)将成为中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阶段。这一轮规划,不仅事关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更与建筑智能化、绿色低碳发展等行业息息相关。

对于建筑智能化产业而言,这将是一次深刻的结构性重塑——从“新建驱动”迈向“存量驱动”,从“设备升级”转向“系统智控”,从“节能降碳”迈向“数智运营”。

01、政策风向:绿色转型成为“十五五”的主旋律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对“十五五”规划的前期研究方向看,未来五年将聚焦于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城市更新、数字中国等重大主题。“发展新质生产力”被确定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的核心内容,这意味着新技术、新能源、新模式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而建筑行业,正处于这些战略的交汇点:

  • 建筑节能与碳达峰行动将继续推进,存量建筑改造、能源管理系统、智慧楼宇自控平台将迎来政策红利;

  • 城市更新与设备更新行动持续加码,公共建筑、园区、商业综合体、医院、学校等领域的智能化改造需求将集中爆发;

  • 数字孪生、AI运维、IoT感知等技术将加速与楼宇系统融合,推动从“单点智能”迈向“系统智能”“决策智能”。

“十五五”时期,建筑智能化不再是“锦上添花”的附加项,而将成为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生产力要素

02、行业拐点:从“新建红利”转向“智改蓝海”

根据住建部和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中国城市存量建筑面积已超过700亿平方米,而系统化智能管理覆盖率不足20%。这意味着未来5—10年,存量建筑智能化改造将成为行业最具潜力的增长引擎。

“十四五”以来,建筑新建市场趋稳,开发总量受控,但城市更新、绿色改造、能效优化的需求却在快速上升。谁能掌握建筑能耗数据、运营数据与用户体验数据的整合能力,谁就能引领行业新增长。

在“十五五”规划强调的“双碳+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楼宇自控、能源管理、智慧运维等技术方向,将成为智能建筑行业的“战略高地”。

03、趋势展望:三大方向将决定行业未来

① 智能化改造系统化、平台化
——楼宇控制系统正从传统的独立子系统向统一智能管理平台演进。AI算法、数字孪生和边缘计算的引入,使得能耗预测、主动调节和健康舒适度控制成为可能。

② 能源管理成为核心竞争力
——“十五五”期间,建筑能耗仍将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能源管理平台(BEMS)、用能数据可视化、碳排放监测与分析等,将成为建筑智能化项目的标配。

③ 智慧运营与服务延伸
——从一次性建设向长期运营服务转变,将成为企业新的商业模式突破口。智能运维、楼宇云平台、AI巡检、节能优化咨询等服务,将打开持续收益的新空间。

04、峰会前瞻:两大城市共话“智改新生”

就在“十五五”规划研究逐步明朗的当下,第26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CIBIS)将于下周迎来两场重磅会议:

📍 10月28日|成都站

将聚焦存量建筑智能化改造绿色低碳新机遇,围绕“老旧楼宇智能升级”“能源优化”“AI能耗分析”等话题展开深度分享。

“十五五”规划来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机会在哪里?

📍 10月30日|西安站

将重点探讨建筑能源管理、绿色建筑与城市更新趋势, 并设置圆桌论坛, 多位行业专家同台对话,聚焦新周期下的企业转型与战略布局。

“十五五”规划来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机会在哪里?

05、新周期的信号,已在当下闪现

“十五五”规划的核心逻辑是——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绿色低碳塑造发展新动能。

而建筑智能化,正处在这一逻辑的中心:
它既是“节能降碳”的技术支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新五年已在路上,
建筑智能化行业的机会,不在远方——就在当下的转型中。

10月28日成都、10月30日西安,CIBIS峰会现场,

我们一起寻找“十五五”新周期下的建筑智能化增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