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如何颠覆传统建筑节能降碳模式?

近年来,建筑节能降碳成为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推广高效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和清洁低碳供暖;《十五五规划建议》也将“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作为重点任务,要求建筑业成为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的重要支点。

此外,国家提出了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意味着建筑行业要大规模实施智能化与低碳改造。政策红利驱动下,建筑智能化行业正由单纯的工程应用向“智算驱动”、系统融合的方向快速演进。

传统建筑节能模式主要依赖被动设计和简单自动化,比如加强保温隔热、采用节能设备、定时控制等,但这些方式缺乏实时的动态优化能力。而AI技术赋能下的智慧建筑能够依托大量传感器和大数据,对照明、暖通空调(HVAC)等系统进行动态调节

例如,建筑能耗占全社会商品能耗的近30%,其中暖通和照明系统用能占比超过70%,传统系统设计复杂且效率低下。AI可以综合考虑室外天气、室内人流、设备运行状态等多种因素,精准地控制设备运行参数,以数据驱动实现能效最优化。

大量实际案例表明,将AI融入暖通空调系统后,可将单个机组能耗降低30%甚至更多。这说明AI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建筑整体运行效率,将人工经验的随意性转化为精细化的全局协同控制。

AI赋能建筑运维:借助机器学习和算法优化,使建筑具备“自感知、自决策、自优化”的能力。例如,智能楼宇通过AI分析历史与实时数据,自动调整空调、照明和通风策略,既保证舒适度又减少浪费。

构建智算网络基础设施:随着AI算力需求暴增,建筑的“神经系统”——网络与布线也在升级。从楼宇数据中心到办公区域局域网,传统布线正向高密度光纤、单对以太网等高速互联演进,为AI大数据的实时交换打下基础。

绿色低碳与能源管理:以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为核心,实现能耗与碳排放的可视化与闭环控制。集成储能、电力需求响应、可再生能源接入等多种手段,使建筑不再被动用能,而是动态调配能源,实现碳资产管理和能效提升。

这些趋势与“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不谋而合:《意见》提出推进建筑业工业化和绿色转型、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同时鼓励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支撑建筑节能。由此可见,AI赋能下的智能建筑正从传统的“设备联网”迈向“智算驱动”和系统生态,即建筑将成为具备认知和自优化能力的“智慧生命体”。

在应用实践中,AI技术已在多个高能耗场景打开了节能新路径。以暖通系统为例,AI算法可以预测建筑热负荷需求,在人员上下班时间自动启停空调,实现负荷预调度;同时可对冷热泵、换热器等设备发出精准调控指令,使其在AI预判的最优工况下稳定运行。

在智能照明领域,AI可通过摄像头或红外传感判断空间使用情况,智能调节照明强度和色温,大幅降低照明能耗。高层建筑和园区内,AI还可通过仿真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模拟不同方案下的能耗表现,为设计和运维提供节能方案。总的来说,AI让建筑不再是被动响应,而是主动“感知-决策-执行”,从而在全生命周期中系统性降本增效。

产业层面,AI与建筑节能融合正在催生新生态。过去依赖工程项目驱动的市场模式正在转向关注生态构建与数据运营。谁能在AI、算力与低碳融合方面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谁就能引领行业格局。特别是在医院、酒店、写字楼等公共建筑与园区等高耗能领域,智能化升级所带来的节能与碳减排效益将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这意味着企业将不仅卖设备,更要输出节能服务模式,如能耗监测平台、节能改造咨询、碳排放评估等综合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由千家智客主办的2025年第26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CIBIS)分别于11月18日北京和11月20日上海召开,主题为“碳索新机·筑AI未来”。峰会聚焦AI赋能建筑智能化与低碳可持续发展两大主线。

例如,北京站议程围绕“AI与低碳新势能”,将专题讨论全光网与局域网架构演进、低碳智慧建筑与园区标准化、AI时代“神经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建筑智能照明节能路径、智慧酒店节能降耗实践等。这些议题充分体现了当前行业对高速互联与智能控制的重视:从融合高速光纤网络和单对以太网等技术,到探讨AI感知与布线支撑万亿级智算,都旨在为智慧建筑提供坚实的网络和算力基础。

AI将如何颠覆传统建筑节能降碳模式?

上海站议程则包括AI在建筑双碳建设和智能化上的应用、高速布线与单对以太网方案、多模态场景下智算中心网络、智能医院与楼宇精细化管理,以及海尔无界零碳园区解决方案等。其中,海尔“无界零碳园区”展示了多能互补与动态能耗管理的创新实践,GVS、开利等厂商则分享了智慧医院节能与楼宇管理经验。这些议题凸显出行业连接与赋能并重、数字与低碳并进的趋势:既强调完善楼宇布线和计算基础设施,也注重软件层面的AI调度和能源管理,从而实现建筑的能耗优化和碳排放管控。

AI将如何颠覆传统建筑节能降碳模式?

综上所述,AI正在从根本上重塑传统建筑节能降碳模式:它使建筑能源管理从人工经验驱动转向数据与算法驱动,使单体建筑从静止空间进化为智能动态的生态系统。在国家政策、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建筑行业正迎来一个“从节能走向智碳”的新时代。

在未来五年,AI不仅是建筑的工具,更将成为建筑的“大脑”;而低碳则不再是被动任务,而将成为建筑价值的底层逻辑。在这一进程中,即将举行的CIBIS北京站和上海站峰会将为业界提供观察新趋势、交流新方案的平台,引领我们一起探索建筑智能化与绿色低碳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