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在2019年,伴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应用,人工智能更多讨论商业落地,进入8月人工智能企业旷视宣布寻求港股上市,AI第一股备受人们关注。在众人的讨论声中,试问我们在期待什么样的AI!

AI和人的关系

马爸爸在教师节这天退休了,但是我们今天不讲他如何告别阿里,而是说在这次人工智能大会上,马云爸爸和埃隆·马斯克的人工智能讨论:人工智能和人的关系是什么?它的价值在于,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中,我们首次在公开场合讨论技术发展与人的关系。


其实早在前几天,在重庆“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上,马云这样解释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智能世界不是让万物像人,而是让万物像人一样去学习,智能时代要解决的是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了解人不能了解的东西。”这个话题的讨论,更多是在引导我们对于未来智能化时代的思考,我们该怎样去看待和接受智能化技术,智能化产品在我们生活中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AI到底是什么

其实AI技术被区分为弱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超级人工智能三种模式,弱人工智能也被称为狭义人工智能,是专攻某一领域的人工智能,比如一种AI能在国际象棋比赛中打败世界冠军,例如在围棋上大放异彩的AlphaGo都属于弱人工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也叫强人工智能,或人类级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指的是一台像人类一样拥有全面智能的计算机,人类能解决的智力问题他都能解决。创建通用人工智能比创建弱人工智能难多了,现在社会上尚未由成熟的案例,在建设目标上,人们希望通用人工智能具备为“通用的思考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推理、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考、理解复杂概念、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牛津大学哲学家、人工智能思想家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将超级智能定义为“在几乎所有领域,包括科学创造力、一般智慧和社交技能,都比最优秀的人类大脑聪明得多的智力。

但是目前来说,我们所讨论的AI技术,主要集中在弱人工智能上,例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目前市场主流的各大智能手机配备的语音机器人、人脸识别都是AI技术的落地应用的场景之一。此外在线上支付、门禁安全、安防等领域,AI技术的应用相对成熟,不过这类应用场景多与城市安防,公安监控相结合,其对设备和技术要求高,业务门槛也相对较高,在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中,AI贴合垂直行业需求,满足其定制化功能,在安防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弱人工智能在个人智能终端和安防领域的应用相对成熟,不过在很多细分垂直领域上,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还待开发。例如在会议场景中加入人脸识别,语音唤醒等功能,构建智能化的会议场景,但是这类产品建设成本过高,一般的企业难以承受这样的成本价格,此外在需求上,智能化会议室更多是一个升级产物,而并非一个刚需。

AI的技术愿景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AI技术发展中,除去对落地场景的考虑外,其实当下还应该思考,社会发展AI技术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是用AI技术代替基础人工,提升社会效率?还是利用AI技术提升整个社会的福利待遇呢?

这个议题涉及到更多的社会问题,如果人们将AI视为一种效率工具,用以取代基础的人工成本,这样的技术愿景中给社会带来的价值是有限的。AI将服务于具有社会资本和技术优势的人群,而利用机器的高效率优势取代原本仰赖低端劳动获取收入的人群,会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

如果将AI技术视为普惠性技术,为人提供更为便捷和辅助支持,主要目标是提升整个社会福祉,那么AI技术恐怕会更多集中在弱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不过这些都还需要时间去真正的检测,毕竟数十年前我们看待互联网也是怀有很多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