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接线流程

电压/电流信号采集

电压信号:从并网点母线电压互感器(PT)二次侧引出三相电压信号(UA、UB、UC、UN),接入装置的电压输入端子,用于实时监测电网电压参数。

电流信号:通过电网进线电流互感器(CT)二次侧采集三相电流信号(IA、IB、IC),接入装置的电流输入端子,监测电网电流状态。

并网开关控制回路连接

跳闸回路:装置的跳闸出口端子需接入并网断路器的分闸回路。当检测到孤岛效应时,装置触发跳闸信号,分断并网开关,确保光伏系统与电网快速脱离。

自动合闸回路(可选):若支持电网恢复后自动并网,需将合闸信号接入断路器合闸回路,并设定延时时间(通常10-60秒)。

电源与通讯接口

工作电源:装置通常采用交流220V或直流110V电源独立供电,需配置备用电源以提高可靠性。

通讯接口:支持RS485或Modbus协议的通讯线接入,用于远程上传实时数据(如电压、频率、功率方向)至监控系统。

接地与屏蔽

装置接地端子需与配电系统接地干线可靠连接,接地电阻≤4Ω,以消除电磁干扰14。

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电缆独立穿管,与动力电缆保持≥30cm间距,避免干扰。


二、典型场景接线方案

低压光伏系统(0.4kV)

安装位置:集成于光伏并网柜内,靠近并网断路器。

控制逻辑:通过监测并网点电压/频率,触发跳闸信号断开逆变器输出回路,并联动储能系统停止供电。

中高压光伏系统(10kV/35kV)

主机安装于升压站,负责数据采集与逻辑判断;

从机分布于各光伏支路,执行跳闸操作,响应时间≤2秒。

主从架构

冗余设计:采用双PT/CT信号输入,提升监测精度与可靠性。

多能源协同系统(如光储一体)

在储能系统与电网间串联双向电表,防孤岛装置通过Modbus实时读取电表数据,动态调节逆变器与储能变流器(PCS)出力,避免孤岛形成。

三、安全规范与调试要点

安装安全要求

高压操作必须由持证电工执行,穿戴绝缘手套及护目镜。

电缆引入孔需加装防水胶圈,确保防护等级≥IP65。

调试验证步骤

模拟孤岛场景(如电网失压),验证动作阈值(频率:49.5Hz-50.5Hz;电压:85%-110%额定电压)及响应时间(≤2秒);

测试自动合闸功能是否在电网恢复后正常触发。

极性核验:通电前检查PT/CT二次侧极性,避免接线错误导致误动作。

功能测试:模拟孤岛场景(如电网失压),验证动作阈值(频率:49.5Hz-50.5Hz;电压:85%-110%额定电压)及响应时间(≤2秒)

测试自动合闸功能是否在电网恢复后正常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