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曾几何时,我对于显卡的散热只停留在风冷的认知阶段,那个时候我观察显卡的散热主要是考虑它的风扇数量、背板覆盖,而水冷散热器主要是留给处理器使用的。后来,发现了分体式水冷的存在,它不仅可以覆盖CPU,也可
写在前面
曾几何时,我对于显卡的散热只停留在风冷的认知阶段,那个时候我观察显卡的散热主要是考虑它的风扇数量、背板覆盖,而水冷散热器主要是留给处理器使用的。后来,发现了分体式水冷的存在,它不仅可以覆盖CPU,也可以对GPU的散热起到帮助。
其实在分体式水冷和风冷的散热系统的地带,显卡也可以使用一体式水冷。它相比于风冷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相比于分体式水冷更加廉价且易于安装。本文就来带你聊聊我这台双水冷主机的硬件和性能。
一、产品展示
👉【主板】:主板方面,选用的是七彩虹(Colorful)iGame Z390 Vulcan X V20 电竞游戏主板
首先,我们来看看产品包装,这块主板的包装采用了便携的提把设计,正面印有产品的样图。
背面则是产品的硬件亮点和主板功能解析。
七彩虹 iGame Z390 Vulcan X V20是ATX的版型,粗略的一看可以发现比较夸张的Silver Shark2.0散热装甲和众多的接口、按键。
左上角的散热装甲为“鳃裂”造型用以增强空气流动,其下是防碳纤维的纹理,上方还有个斜向的RGB灯带
旁边是带热管的CPU供电散热片。
七彩虹 iGame Z390 Vulcan X V20的CPU接口为LGA1151,支持英特尔第八代、第九代处理器。
供电方面,七彩虹 iGame Z390 Vulcan X V20采用了10+4相的I.P.P数字供电,电容为三阳钽电容。,可以保证处理器的稳定运行和超频。
好马配好鞍,所以我使用的CPU是Intel i7-9700K。
内存插槽方面,共有4根DIMM插槽,最大支持16GB×4的DDR4内存,同时也可以支持XMP内存自动超频,最高频率可达4000MHz。
主板右上角还有个3位的数显屏,集成了集电脑诊断、电压、温度显示三线功能,通过斜上方的按键切换显示。数显屏的下方设计了开机、重启键位。
七彩虹 iGame Z390 Vulcan X V20的中下部主要是PCI-E插槽、固态插槽以及前置I/O面板的延长线插槽。
M.2插槽为两个32 Gb/s M.2接口,支持Intel OPTANE技术; ,其中上方的固态插槽提供了一个散热马甲,其下还设计有RGB灯。
散热马甲内侧有导热软胶,可以为发热的固态硬盘快速导热。
PCI-E插槽方面共有6根,其中两根PCI-E 3.0×16使用了金属装甲强化,可以避免因显卡过重导致的插槽损坏。
主板右下角的散热装甲造型和iGame的Logo较为类似,这里主要保护主板的芯片组,这里同样设计了RGB灯。散热装甲的下方还设计了BIOS恢复以及BIOS切换两个物理按键。
音频芯片选用的是Realtek ALC1220声卡芯片,信噪比120dB,同时搭载了NICHICON音频电容。
在前置I/O面板的连接处,还设计了自动超频,进BIOS界面以及更新BIOS等按键。
SATA 3.0插槽共有6个
I/O挡板部分,从左至右分别是光纤音频输出、HDMI、DP、两个USB3.1 Gen2,两个USB3.1 Gen1,千兆以太网端口、两个USB2.0、双频Wi-Fi接口,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七彩虹 iGame Z390 Vulcan X V20为主板配备了外接天线,可以增加无线网卡的信号接受和传输能力。主板所选用的网卡是Intel i219V,无线网卡则是intel AC9560,支持2×2 MU-MIMO和160MHz频带,搭载蓝牙5.0。
最后是七彩虹 iGame Z390 Vulcan X V20的主板背面,背面比较单调,就不再过多赘述了。
👉【显卡】:显卡这次比较有意思是,选用的是七彩虹(Colorful)iGame GeForce RTX 2070 Neptune OC GDDR6 8G电竞游戏一体式水冷显卡。
显卡的外包装比较显眼,正面是iGame的形象图,背面则是产品的主打卖点。
包装采用了防拆水印贴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消费者辨别产品是否完好未开箱。
因为是一体式的水冷显卡,所以包装内部构造为U字型,用以便于摆放显卡。
【全家福】:除了显卡外,还标配了2根转接线、一个螺丝刀套件。
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的造型有点像早期的10XX系列公版显卡,正面是银色金属拉丝外甲,右侧是一个单涡轮结构的风扇,可以实现风水联动散热。
风扇上方还在涡轮风扇、正面挡板上精心的印刻着iGame的内容,提升了产品的辨识度。
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的供电,需要两根PCI-E充电线,以实现8pin+8pin的供电方案。
冷管从显卡的侧面导出,管体较硬,所以考虑到显卡宽度,我不禁为机箱的厚度产生了担忧。
冷管直接覆盖到显卡内部的冷头上,可以提高CPU的散热效率。
按照官方的说法,同GPU芯片相接触的基座部分采用了紫铜材质,同时密集水道直触设计可以增加水冷液同热源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效率。
供电方面,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采用了自研的I.P.P数字供电电感,可以保证显卡运行乃至超频环境的稳定。
接口方面,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搭载了3个DP接口、1个HDMI、1个Type-C接口,左上角还有个一键超频键。
金手指部分同其他显卡类似,默认覆盖有一个黑色的保护套,给予好评。
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的右侧是风扇的供电接口。
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背板方面上面开孔较为均匀,印有 Neptune 的标志,背板的存在可以减少显卡因重量弯曲的风险。
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的冷排是240mm,风扇正中是iGame的标志。
两个定制的120mm风扇感觉有点像酷冷至尊G240S的同款,流体造型的扇叶可以有效增强风压。
冷排的顶部同样有iGame的标志,风扇的供电和RGB连接线从侧面导出。
两个风扇的供电是4pin,灯效是ARGB的3pin针脚,显卡本身也自带一拖多的集线。
往返密集的冷排水管可以提升散热效率。
虽然对于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的长度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安装在主板上面的时候还是感觉比较壮观。之前RTX2080都没这个感觉,可能还是因为拖着一个240mm的冷排。
此外,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还附赠了一个定制的螺丝刀和一版刀头,可以为显卡的拆解乃至装机提供帮助。
👉【内存】:内存方面,选用的4根七彩虹(Colorful)iGame DDR4 8G 3200MHz,这也是七彩虹iGame系列的内存。
首先在产品包装上采用了半开放式的设计,可以让用户无需开箱也能够了解到产品的外观。
完全取出之后,可以看到内存采用了不规则的斜向纹理,主要基调为红黑搭配。
顶部和侧面留白的区域是RGB灯效展示的部分。
内存的左右相互对称,不过在Logo上有所区别,一侧印有iGame的图标,另一侧贴有产品标签。
👉【装机】:繁琐的装机过程我们就省略了,直接看安装好后的样图,下图是整机的配置。
此次装机采用的是双水冷,CPU水冷+显卡水冷。水冷方式均为分体式,带来的效果就是两根冷管左右上下穿插。
内存的安装比较简单,终于能够把主板内存插槽插满,作为强迫症也是非常愉悦的。
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的身形比较修长,甚至已经超出了主板的宽度。不过比较麻烦的是冷管是从侧面走线,对于机箱的厚度要求较高,我的联力包豪斯雷蛇机箱也是勉强能够盖上钢化玻璃。
供电方面,需要从电源模组上导出2个8pin的PCI-E供电。
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的水冷风扇由两个120mm的散热风扇组成,我选择安装在机箱顶部。值得庆幸的是冷管够长,可以满足我这样安装的需求。
最后在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的背面,此前提及的超频OC键开启之后会亮起蓝灯,便于用户掌握设备状况。
二、软件功能
软件方面,七彩虹设计了 iGameZone II 和 iGame.DynamikLight 来实现显卡的超频和灯效控制。
👉【iGameZone II】:
红色的软件界面分成了左右两边,左侧显示温度、频率、显存,右侧则是更加细致的参数展示。用户可以对显卡的核心频率(MHz)、风扇-转速(%)、核心电压(mV)、显存频率(MHz)、目标功耗(%)、最大温度(℃)进行自定义调节。
或者可以通过左下方的游戏、静音、超频、自订1、自订2五个选项加以快速设置。
👉【iGame.DynamikLight】:iGame.DynamikLight主要是对七彩虹系列的主板、显卡进行灯效调节的软件。
该软件可以设置灯效的模式包括常亮、呼吸、闪烁、渐变、流动、脉冲、Razer联动几种,灯效的方向、顺序及速率也可以进行自定义。
🔻整体灯效
🔻内存灯效
🔻显卡灯效
🔻显卡风扇灯效
🔻单色光灯效
三、性能表现
👉【CPU】:装机使用的CPU为i7-9700K,Coffee Lake架构,CPU主频:3.6GHz,最大睿频:4.9GHz,八核心八线程。
🔻GeekBench测试,单核性能得分5850分,多核性能得分28597分。整体性能得分254894分。
🔻Cinebench R20得分3491cb、CPU-Z测试单核性能得分542.3分 ,多核性能得分4154.1分、国际象棋的测试运算速度为26191。
🔻CINEBENCH R15中,OpenGL测试结果为129.04fps,CPU测试结果为1471cb。
🔻Corona 1.3 Benchmark渲染性能测试耗时2分45秒,约合165秒。
🔻待机状态下
🔻AIDA64 20分钟烤机测试
👉【内存】:七彩虹(Colorful)iGame DDR4 8G 3200MHz的内存选用的是三星B-DIE颗粒,3200MHz的工作时序16-18-18-38。
🔻AIDA64的内存测试结果如下
👉【GPU】: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共有四种默认的状态切换,我是用了GPU-Z进行参数对比。
将变化的参数加以对比之后,可以看到差异主要表现在像素填充率、纹理填充率,加速频率等,开启超频功能之后整体性能会有一定提升。
看过了参数变化后,接下来我们使用3DMark进行理论基准测试,以下测试均为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超频预设状态下完成。Time Spy Extreme场景(4K)进行测试,测试得分4355分。
3DMark中的Time Spy场景(2K)进行测试,测试得分9318分。
Fire Strike Ultra 和 Fire Strike Extreme 测试分别得分5806分和11042分。
Port Royal光追测试得分5416分。
实际游戏表现中,我测试了《古墓丽影:崛起》、《古墓丽影:暗影》两个游戏的内置跑分软件,测试设置均为1080P分辨率最高画质。
APEX测试选择了实际的游戏进行10分钟记录
APEX是游戏中的平均帧率为145FPS,显卡温度45℃,CPU温度53℃。
绝地求生:大逃杀训练模式中,平均帧率184FPS,显卡温度45℃、CPU温度51℃。
LOL大乱斗模式中,平均帧率194FPS,显卡温度33℃、CPU温度45℃。
👉【整体性能】:整体性能方面,首先使用PCMark 10 Extended测试,得分7908分。常用基本功能8368分,生产力7930分,数位内容创作9582分,游戏16622分。
娱乐大师跑分总分51W+,CPU性能133566分,显卡性能307493分、内存性能11202分、硬盘性能61350分。
👉【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使用的是3DMark的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Time Spy Extreme、Time Spy、Port Royal五种测试环境循环测试20次。测试结果如下:
经过20次的循环压力测试后,可以看到五项压力测试均通过97%的基准,其中Fire Strike Extreme得分最高,Fire Strike Ultra得分最低。
接下来是20分钟的Furmark(4K)烤机测试,烤机结果如下,得益于240mm的水冷散热,显卡温度保持在了43℃,非常稳定。
四、测评综述
经过本文的测评之后,我们来聊聊七彩虹 iGame Z390、RTX2070、内存的产品优势和值得改进之处。
👉【产品优势】:
1.七彩虹(Colorful)iGame Z390 Vulcan X V20 电竞游戏主板的用料非常扎实,供电散热设计都较为用心。数显屏、多功能按键、双BIOS等细节都可以为用户提供较好的使用体验和超频表现。
2.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的水冷散热为显卡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软件适配的超频功能和显卡自带的物理超频键都可以为用户带来快捷的超频体验,显卡及240mm的冷排风扇上均搭载了RGB灯,灯效较为炫酷。
3.七彩虹(Colorful)iGame DDR4 8G 3200MHz内存采用了三星B-DIE颗粒,拥有较好的超频潜力。同时外层的灯条马甲可以同软件加以互动,实现整体灯效的同步。
👉【值得改进】:
1.七彩虹(Colorful)iGame Z390 Vulcan X V20 电竞游戏主板的ARGB针脚仅一个,且供电能力有限,五个风扇转接时灯效就不够亮,所以我采用的是外接了一个供电的集线器才能够实现较好的灯效同步。
2.七彩虹 RTX2070 Neptune OC的冷排风扇灯效没能同主板软件实现ARGB的效果,内存方面的灯效也没能在七彩虹自家的软件中有所体现,个人认为在iGame. Dynamik Light的调校上还有待优化。
3.实际测试中,七彩虹(Colorful)iGame DDR4 8G 3200MHz的XMP超频最大为2666MHz,想要达到3200MHz还需要手动调校测试,对于新手而言算的上一个挑战,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XMP一步到位的性能。
测评到此结束,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爱好测评的研究生。
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