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总裁题材的浪漫剧在国内遍地开花,但现实的真相却让人尴尬:由于历史原因、经营理念等内外因素,中国不少百年老店已经面目全非,更谈不上家族传承。霸道总裁式的新企业也都带上“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然而在欧洲大陆,人口不到一个亿的德国却拥有上千个超过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闻名全球的大众汽车、宝马汽车、海格电气Hager等都是德国家族企业的优秀代表。结构多样化的家族企业,已然成为德国经济的支柱。
德国家族企业规模范围广泛:从微型企业到数百亿元的企业集团。例如海格电气,这个以电气、智能化电气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的家族企业,于1955年由Hermann Hager、Oswald Hager 博士和他们的父亲Peter Hager一起创立。集团在全球拥有11,500名员工,2018年销售业绩达到20亿欧元。
家族化管理模式被很多人认为是德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成功的核心要素。在德国,家族企业管理非但没有电视剧的爱恨纠葛,反而处处映射出德国严谨、苛刻、完美、理性的国民性格。比如,德国家族企业的经营者非常看重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对子女继承者的教育方式比较务实,重视培养下一代的前瞻性思维、创新能力。
正因为具备前瞻性和远见,面对曾经的金融危机,德国很多家族企业采取创新型的经营策略,大力研发新产品。他们认为,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更要刺激新的消费需求,因此鼓励并且加大创新投入尤为重要。对于产品和技术,德国人天生有着强烈的自信和严谨,但同时也格外注重改进与适应外国市场。海格电气在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和信任亦是如此。
当海格电气于1997年进入中国后,便在中国自建工厂、成立商务总部,并随着企业的扩张在中国成立亚太总部。此外,海格电气每一年都为中国市场专门定制、研发电气配件,为地标性楼宇提供智能化电气解决方案。
德国家族企业往往目光长远,企业计划的时间段往往是10-15年,甚至长达一代人。这种面向未来、对后代的责任感不断督促着企业耐心、细心、匠心走好每一步。事实上,德国家族企业之所以能传承百年而不衰,并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与他们特别注重技术开发、注重市场和客户管理、注重全球市场开拓、注重员工关系以及拥有务实、注重长远发展、致力打造产品质量的德式精神密切相关。
海格电气代表的德式家族精神,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让员工们感觉企业就像大家庭。开明的等级意识,能给专业人才和领导层更高的动力以及满意度。这种对人才的尊重,和关爱,大大促进了家族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参与评论 (0)